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陈燕婷.古乐南音(十三)| 南音与梨园戏的不解情缘

陈燕婷.古乐南音(十三)| 南音与梨园戏的不解情缘

2021-11-11 05:06:12

南音与梨园戏的不解情缘

陈燕婷


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活化石”之南音,与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犹如花开并蒂的两枝姐妹花,有着深厚的联系,但又有许多不同。二者都是闽南文化中璀璨耀眼的明珠,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艺术精湛,。之后,。

 

图一 南音

南音与梨园戏关系密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演唱语言方面,都使用泉州方言,用泉腔演唱。著名南音及梨园戏史学家吴捷秋曾说:“方言为声腔之所本,南音乃泉腔之由始。”[2]使用泉州方言演唱的最突出之特点就是鼻音十分丰富。泉州方言保存了古代三套鼻音韵尾[-m]、[-n]、[-ng],另外还有二十几个鼻化韵母,二者相加,共有四十来个,几乎占了泉州方言全部韵母的一半。[3]难怪清代黄宗彝在其《聚红榭杂集词》序中说:“天下方音,五音咸备,独阙纯鼻之音。惟吾闽尚存,乃千古一线元音之仅存于偏隅者。彰、泉人度曲,纯行鼻音,则尤得音韵之元矣。”[4]

 

其二,曲词内容方面,南音唱词讲述的许多故事与梨园戏剧目相同,而且这些剧目又有许多与宋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故事相关。据王耀华、刘春曙考证,南音的曲词内容,大致可以归纳到71个故事之中,其中有69个与戏曲相关。而在这69个与戏曲相关的故事中,“出于宋元杂剧、南戏的有二十六个;脱胎于明杂剧、传奇、小说的有二十五个;从传统戏曲、曲艺移植过来的有十八个。”而且,“有三十六个与梨园戏的剧目相同,其中包括四个在梨园戏里已经成为遗目,但至今仍保留在南音曲目里。”[5]

 

其三,音乐方面,许多曲牌相同,例如【四朝元】【驻马听】【朝天子】【望吾乡】【集贤宾】【大迓鼓】【一封书】【倒拖船】【相思引】【福马郎】【沙淘金】【玉交枝】【水车歌】【柳摇金】【浆水令】【望远行】等等,双方都用。甚至许多乐曲从曲词到曲调都大同小异,例如,南音指套《一纸相思》首节,散曲《望家乡》、《姑嫂相随》、《姑嫂二人》、《谢小姐》、《这拙真情》等,讲述的是《尹弘义》故事,在梨园戏同名剧目中也有上述乐曲;南音散曲《年久月深》、《幸逢太平》、《绣成孤鸾》、《恍惚残春》、《三更鼓》、《共君断约》、《因送哥嫂》、《为伊割吊》、《孤栖闷》等,讲述的是《陈三五娘》的故事,在梨园戏同名剧目中也有上述乐曲。而且,这些同名乐曲旋律、唱词也往往大致相同。

 

图二、三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陈三五娘》海报


其四,使用乐器方面,南音的几件主奏乐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嗳仔,也用于梨园戏中。原本梨园戏中是不使用琵琶和洞箫的。据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琵琶和洞箫进入戏班大致在20世纪初期:

 

林时枨师傅又说:在他十一、二岁时(公元1908-1909年),“上路”大梨园才开始拿小梨园《陈三五娘》的《大闷》、《小闷》、《留伞》等场及《昭君出塞》作为“小出”,由演员在棚上以琵琶自弹自唱,后台则配以三弦、二弦,后来又逐渐加进洞箫(由“中吹”兼);不久,小梨园及大梨园“下南”也都仿效。从此以后,梨园戏便将琵琶也作为乐队的主要乐器而固定下来。[6]

 

其五,流播地域方面,由于二者都用泉州方言演唱,因此也基本一致,都在泉州、漳州、厦门、台湾、香港、澳门等闽南方言区流传,而且随着闽南人的脚步传播到了东南亚各国。吴捷秋曾说:“有古乐南音的弦管社团的演唱,就有梨园戏的戏文名曲的传播。”[7]所以可以这么说,有闽南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南音,有南音的地方,就有梨园戏。

 

但是南音与梨园戏,又大有不同,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南音是音乐,不是戏曲,所以只有唱和奏,没有肢体语言,不作任何表演。据南音非遗传承人苏统谋回忆,以前人们演奏南音时,都是闭着眼演奏,静静地欣赏音乐,老先生还会教育学生演唱、演奏时不能东看西看,更不需要有什么肢体语言。南音不是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听音乐就够了。泉州老市长王今生等人也有类似说法:“众所周知,南音是以听觉为主的感情艺术,而非以视觉为主的观赏艺术,它要求静谧,因此不宜过多的动作花哨,不然将破坏南音古朴典雅的艺术内涵。”[8]

 

而梨园戏是戏曲,不光有音乐,还有戏,而且以戏为中心,所有表演,包括音乐都以戏为中心,围绕“戏”的表现来进行,所以演唱者同时也是表演者,要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等。

 

其二,学习、表演目的不同。许多老弦友一再强调,以前,南音都是有钱人才学的,只有衣食无忧、有钱有闲的人才能玩得起南音。学习南音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娱乐,反而要花钱。甚至有人由于沉迷于南音而坐吃山空,最后变得穷困潦倒。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指出,开元寺大雄宝殿中怀抱南琶、洞箫等乐器的飞天乐伎表明,南音乐器不是戏班乐器,戏班乐器难登大雅之堂,更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寺庙大殿中,所以这些乐器必然是作为礼乐乐器存在的,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南音与戏曲的区别。而梨园戏演出目的鲜明,是为了娱乐大众,戏曲表演者也主要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而演戏。

 

其三,奉祀的祖师不同。南音奉祀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为祖师,称为“孟府郎君”或“郎君祖师”。梨园戏则与高甲戏、傀儡戏等其他戏曲一样,奉祀唐代乐师雷海清为祖师,称“田都元帅”。然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无论是“孟府郎君”还是“田都元帅”,都同时被赋予了祖师及生育神的双重角色。据康保成:“戏神信仰仪式中带有浓厚的求子色彩,并体现出‘戏神’与‘喜神’的统一”。 [9]而笔者曾在本栏目《令人费解的南音祖师崇拜》一文中谈及,孟府郎君兼具南音祖师和“送子张仙”的双重身份。这种祖师和生育神二者合一的崇拜现象,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对人丁兴旺的渴求。

 

其四,表演场合不同。南音演唱、演奏是一种文人雅集式的行为,少数知己、同好聚在一起,清音雅奏,小型的、室内场地即可满足要求。而梨园戏作为戏曲演出,则往往在相对宽阔的露天广场搭棚演出。


其五,调高不同。虽然南音与梨园戏共用一些相同的乐曲,看起来唱词、旋律大致相同,但是演唱演奏起来却有许多差异,其中之一就是调高的不同。南音演唱一般以洞箫定调,而梨园戏则以品管,也即笛子定音。因此同样的一首曲子,南音演唱时的调高要比梨园戏演唱低小三度。例如,以《陈三五娘》中的几首曲子来看,《三更鼓》,南音用四空管演唱,以F为宫,而梨园戏则用头尾翘管演唱,以降A为宫,比前者高了小三度;《因送哥嫂》,南音用五空管演唱,以C为宫,梨园戏则用小工管演唱,以降E为宫,比前者高了小三度;再如《恍惚残春》、《孤栖闷》、《绣成孤鸾》等曲,南音用倍思管演唱,以D为宫,梨园戏则用倍士品管演唱,以F为宫,同样比前者高小三度……当然,少数时候也有调高相同的情况,如《幸逢太平》,南音用四空管,以F为宫,梨园戏用倍士品管,同样以F为宫。


正因有这样的调高区别,所以同一首曲子,梨园戏演唱起来相对高亢、明亮,而南音演唱则较低沉婉约。这样的音高差别,可能是因为梨园戏在宽阔的广场演出,适当提高音域有利于声音的传播。

 

其六,撩拍、速度有别。同样的一首曲子,南音人演唱往往要花更多时间,他们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专注于唱曲本身,更为讲究咬字吐音、字正腔圆。而梨园戏以“戏”为中心,唱曲要为剧情服务,为了避免乐曲过于冗长拖沓,影响剧情,往往将南音的撩拍紧缩,加快速度,有时甚至会删减部分内容。例如《陈三五娘》中的《因送哥嫂》一曲,梨园戏演唱速度稍快,再加上内容有所删减,一般唱下来只要3分钟,而南音人演唱此曲需要8至10分钟,长短相差悬殊。

 

其七,润腔不同。南音与梨园戏在对同一骨干音曲调的润腔方面有很大不同,也反映了二者不同的审美取向。深受儒家礼乐思想影响的南音人排斥“繁声”,因此无论是唱腔还是乐器,在对骨干音进行润饰时都遵循简朴原则,适可而止。相对来说,梨园戏对同一骨干音的润饰要比南音多得多,这样一来,同样的骨干曲调,梨园戏来唱就更为曲折花哨,而南音则相对平直朴素。平直朴素的润腔再加上前文所说更加慢的速度,对南音人的唱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试想,一个4拍的长音,只允许加一个润饰音,再加上乐曲本身速度慢,要把这个长音唱得有声有色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南音中的长音比比皆是。判断南音人水平深浅看他对长音的处理能力即知大致。能通过气息、强弱的变化,把一个简单的长音唱出感觉,唱出效果,可知有一定水平。相反,功力不够的人不敢接触慢曲,因为会唱得干瘪生硬无生气。


其八,情感表达程度有别。南音人特别注重南音的中和之美,强调南音唱奏不能有过多的情感抒发,不能有大起大落的情感宣泄,强弱控制适可而止,不可过度,特别符合儒家礼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审美准则。而梨园戏以“戏”为目的,重视戏剧性效果,必然要求音乐要有足够的情感抒发,要为剧情服务,要能体现人物心理活动,因而更多地注意乐曲的情感表现、强弱起伏。

 

其九,乐器演奏规范不同。南音各乐器之间配合有许多规范,例如琵琶点、挑、甲线组合指法时,箫弦奏长音;琵琶点、撚组合指法时,箫弦奏颤音;打击乐器金木相克,不可同时出现,所以木类乐器打在拍上,金类乐器打在撩上……尤其是箫和弦的配合,还有一整套的“箫弦法”。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内人只要一眼就能看出演奏者是否是正规学习。没有经过师父长时间的口传心授,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不知其中规则,自然是乱弹一气。梨园戏相对来说,各乐器如何配合不象南音要求那么严谨,没有那么多规矩那么多讲究,只要跟着唱腔走,演唱者唱什么就跟着奏什么,多几个音少几个音也无所谓。而且,梨园戏使用锣鼓等乐器增加热闹气氛。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压脚鼓,又称南鼓,演奏者将左脚压在鼓面上,通过脚跟在鼓面不同位置不同力度的控制,改变鼓面的张力,奏出不同音色不同音高的鼓声。在南音中,琵琶为乐器主帅,而在梨园戏中,则是压脚鼓为主帅。


图四 压脚鼓

 

其十,雅与俗的不同。上述种种不同,总的来说,就在于雅与俗的区别。南音被做为一种文雅的中和礼乐来看待,南音人奉祀五代时的皇帝为祖师,通过南音达到自娱自乐、修身养性的目的,排斥利用南音挣钱的卖艺行为,所以一般为生活富足之人才有闲有钱学习南音。,找一个清静之处,慢慢切磋技艺。而梨园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种类,以娱乐民俗大众为目的,是一种挣钱的行当,唱戏是作为一种职业存在的。也正因此,不能将南音人作为艺人看待。人们一般称呼南音人为“先生”,称呼戏班人为“师傅”。

 

南音与梨园戏的这种联系与区别并非个例,历史上,南曲就有“清唱”与“剧唱”之分。“清唱”之曲又称“清曲”,供文人、曲家清唱之用,有些虽与戏文相关,但仍属散曲,独立演唱,用于自娱。“剧唱”之曲又称“剧曲”,供戏班艺人入剧演唱。昆腔同样严格区分“清唱”与“剧唱”,前者为昆曲,后者为昆剧。据魏良辅:“清唱俗云冷板橙,不比登场演剧,藉金鼓以藏拙。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其有专磨腔调,而板眼全疏者,有专事板眼,而腔调未审者,二者交病。惟两工乃为上乘。” 可见“清唱”与“登场演剧”是两码事,而且“清唱”更难,不象演戏可以藉锣鼓之声势“以藏拙”。再据清龚定庵《书金伶》:“清曲为雅宴,剧为狎游,至严不相犯”。 前者为雅,后者为游戏,界限分明,互不相犯。如此看来,南音与梨园戏的关系,就如同昆曲与昆剧的关系,前者为文人“清唱”之“清曲”,后者为戏子“剧唱”之“剧曲”。因此,南音与梨园戏虽然有许多联系,但是在人员构成方面却是井水不犯河水。

 

同样一首曲子,南音人来演绎,就成了雅乐,唱戏之人来演绎,就成了俗乐,可见,乐曲之雅俗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人眼中,对雅与俗的区分同样不是绝对的。例如,原本相对南音来说属于“俗”类的梨园戏,在当代,却已被当做“雅”类艺术来看待,尤其与高甲戏等极具草根性的戏曲相比,梨园戏更显其“雅”。



 图五 更具草根性的高甲戏

 

虽然南音与梨园戏有上述种种不同,但是在当前社会,舞台几乎成了检验所有表演艺术的唯一标准,所有艺术都以登上大舞台为荣,以在舞台上表演,受到观众欢迎为荣。所以,许多人为了使南音这类小型的文人雅集型的音乐能够登上大舞台,经受住广大观众的检验,也开始加快速度,增加情感表达,做各种表演,希望以肢体语言吸引人们的目光,等等。这样一来,梨园戏还是原来的梨园戏,而南音则越来越向梨园戏靠拢,长此以往,终将失去自我。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南音人,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改革创新之人最应该警惕的。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2014年度重大招标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JJd760001。

[2]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3]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上),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鹭江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7页。

[4]转引自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5]王耀华、刘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页。

[6]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101页。

[7]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8]王今生、洪明良:续《漫话泉州南音》,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两岸论弦管》,泉州戏曲弦管研究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9]康保成《中国戏神再考》(上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91-99页、1999年第1期,50-58页。

【作者简介】

陈燕婷,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著作有《南音北祭——泉州弦管郎君祭的调查与研究》(获2014年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优秀奖)、《安海嗦啰嗹》(“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南音乐感研究》(博士论文);合译《音乐的意义与表现》;合著《音乐鉴赏》(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丛书)等。迄今发表文论50余篇。

注:本篇发表于《音乐生活》2017年第11期(责任编辑:,经由作者授权供福建南音网发布,敬请关注本网【南音文库-南音论文】以下论文:


《古乐南音(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古乐南音(二)南音从中原走来》

《古乐南音(三)令人费解的南音祖师崇拜》 

《古乐南音(四)南音是一种中和礼乐》 

《古乐南音(五)古老独特的乐器》 

《古乐南音(六)科学规范的工乂谱》 

《古乐南音(七)浩如烟海的曲目》

《古乐南音(八)南音中的“旋宫”》

《古乐南音(九)南音中的“犯调”》

《古乐南音(十)南音中的符号与象征》

《古乐南音(十一)规矩森严的“排门头”演出》

《古乐南音(十二)不失礼节的“拼馆”》

《古乐南音(十三)南音与梨园戏的不解情缘》


不忘初心,唯爱南音。

【福建南音网】由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林素梅老师于2006年发起创办,致力于为南音爱好者打造一个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网站设立南音新闻、文库、图库、教学、曲库、影像、社团、名录、商城等专栏。目前得到独家授权和参与制作的南音作品有:《南管曲牌大全+10cd》、《南管指谱详析+24cd》、《唐诗宋词南管唱+24DVD》系列专辑、《现代诗词南管唱+10cd》、《乡土风情南管唱》,《茶乡清曲》《古韵新声》、《禅偈诗词南管唱》等。

福建南音网.编辑室

网址:www.fjnanyin.com

邮箱:fjnanyin@163.com

执编微信:18030028937

新浪微博:@福建南音网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礼包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