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风寒,喉疼咳嗽,吃上一调羹浓稠的枇杷膏,已成为东山镇家喻户晓的治咳土方。枇杷膏都是村民自己熬制,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却是家家户户的箱底货。小小一瓶枇杷膏,既是农户犒劳家人的福利,也是枇杷之乡衍生而来独特的舌尖文化。
随着苏州东山白枇杷名声大噪,东山的枇杷膏也热火起来。11月中枇杷花开,于漫山郁郁芬芳间,农户们开始忙着采集花、叶,熬制枇杷膏。【人间有味】奔赴东山镇,现场领教了这种老底子工艺的魅力。
老底子的熬制工艺决定了枇杷膏的金贵。10多斤枇杷花才能熬出1斤枇杷膏,却是最浓厚的,放在冰箱里吃上一年没有问题,因此枇杷膏的价格也是不菲。”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老话套用在东山枇杷膏上,颇为贴切。
(点击二维码,进微店直接购买东山枇杷膏)
从中医角度来看,枇杷味甘酸、属性平中带些许凉,基本上既不偏寒也不偏热,老幼皆宜,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吃。虽然叫做枇杷膏,但事实上,中医里真正入药的并非枇杷果,而是枇杷的花和叶。
东山枇杷膏的配料并不复杂,但难在配比和火候。用最返璞归真的做法,花上十多个小时,将枇杷花、叶熬上一锅浓浓的膏汁,加入川贝、蜂蜜、冰糖,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可以清肺热、降胃气,对烦躁、口渴也有助益,更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冬季雾霾天必备。
瞧,一旁的土灶里,枇杷膏汁已经开始沸腾,冒出的蒸汽里也散发出浓浓的香气。熬膏汁是耗时最长的一道工序,也是个十足的功夫活。
现在一般都是烧柴火来熬,一锅枇杷膏汁得熬上一夜,家里人轮流守着,火不能太旺,否则会烧糊烧焦,中火最适宜。
到了七八分干的时候,就更不能离人了,得不停地搅拌,还要改用微火慢慢地熬,直到膏汁全部变成黏稠状,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当然,在食用枇杷膏的时候,有几个地方还是值得注意的。
★在保管上,由于枇杷膏的量约经一月左右才能服完,在整个服用期间要注意保质防霉,不让生水进入是关键。
★在服用人群上,三类人群尤其注意。一是糖尿病人禁服,因为枇杷膏中含有蜂蜜、冰糖,可能引起血糖升高。二是患有肝病、肾病、肺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在亲眼目睹了熬膏工序后,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过程真的很乏味!需要足够的耐心加力气,十来个小时,不能离开灶台半步,时刻搅拌。东山人用手上的慢工熬出了瓶里的细活,而我们【人间有味】今天把东山枇杷膏介绍给大家,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尝到这民间智慧与辛劳的结晶,利口利身更利心。
人间有味∣ 美味, 趣味, 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