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季夏
2017年7月16日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无墙博物馆
邀请
赖一诚先生
台湾文化学者 | 音乐考古学者
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 | 台湾音声律历研究中心主任
谈生命 文化 本来的样子
时间
2017年7月16日
上午9:30-12:00
地点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西坝河东里16号院303室
大先生介绍
赖一诚
冬至一陽生,,大學數學系畢業,研究中國音樂音聲律呂之學,專精笛簫尺八。習易學醫多年,易學能得天地之法,音律学可一以贯之古今文化。以上古音律、阴阳五行解析《黄帝内经》,溯本求真。
先生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復興與探索,用上古文字與音律之法,重新解構中華文化,並使之系統化。研究考古學,專於音樂考古,尤其是中國古音聲律呂學,並涉獵中國古天文學,演奏中華失傳樂器尺八,受國際及大陸之邀,做相關論文發表與音樂演出,並以上古音律陰陽五行,解析黃帝內經「經絡」與「五運六氣」時空醫學之本末因果,達天人宇宙萬物相應皆一理。
近年不斷講學,內容有:易學、古醫學、音律之學、黃帝內經、五運六氣時空之學、中國古天文學、經絡艾灸養生、中國音聲律呂之學,皆如馬之奔騰,江河宣洩,過往不復。
大先生讲座
谈谈华夏文明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应该是人俯瞰万象的顶峰
而不是人赖以藏身的隧洞
华表
花~生命之華表
花者,其古字為「蘤」,南北朝之前,並沒有花字,古書皆言「華」字,《說文》云:「華。榮也。木謂之華,艸謂之榮,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所以,華字俗作花,華為木,挺直之木,對應生命之樹的長成,我們稱之為華木,筆直華木後發展成中華文明的立竿測影之木,華木之影長,叫「勾」,後形成「勾股定理」,影之變化,叫做「華表」,中華文明就是此「華表」而來,會做華表之人稱「華人」,在正中午時,陽光最大,影子最短,一日正中午最熱,如同一年之夏,所以「花」為「華」,表示華夏之義。
炎帝黃帝(炎黃)被尊稱為「華夏」文明之祖,華夏也是「時間、空間」的總稱,「華」為空間,表示地呈現欣欣向榮之狀,如「花」朵的盛開的繁「華」景象,「華」乃「花」之轉,發音同,古代華與花互用,比如:日本今之「花道」,都稱為「華道」。而「夏」表示時間,一年四季中最華麗的時間,就是「夏」天,「夏」發音同「下」,下的字型為「一」「卜」,是人在天「一」之下的活動~立表側影之象「卜」,「下」乃人的空間,相對的,「上」表示天上,上的字形為「一」「十」,十表示立表測影之華木,表示天上的規律,所以,古代都用「上」表示神聖不可知的宇宙穹蒼。夏天之極致,就是長夏,為夏秋之交,五行中,我們稱之為「土」,黃為土色,所以我們稱之為黃帝為五行之「土德」,就是此意。所以,「花神」就是「華神」,也是「華夏」,花神祭就是一個華夏之「祭」典,也是一個文明的「紀」錄。
時空律動之書法
有人說:書畫為空間的藝術,音樂為時間的藝術,看書畫隨時可看,不因時間而差別,聽音樂則必須要緊緊跟隨樂音,隨其律動,不然稍縱即逝。
探索出文化藝術真正根本,皆來自於無形之「氣」,再用有形之「器」承載之,書法與茶皆是器,終極藝術的思想就是「氣」。
氣是什麼?太初也,如光如實,《易緯·乾鑿度》「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為宇宙天地萬物形成之四階段,有氣才有形,有形才有質,氣形質具備,生命由此而生,藝術的終極目標就在此。「太素」就是物質,有物質之「素」,才有藝術之「術」,古代書法稱之「素書」,知名大家錢穆故居,就稱之「素書樓」,還原太素思想的藝術,其根本,落在太初之氣與太始之形,氣與形是一切藝術的根本,周瑜的書法回歸了此根本思想,藏有古人對於宇宙時空的思念。
一條河流之所以曲折流向,一座山岳之所以陡峭綿延,其外在之形靜與內在之氣動,都存在一種自然演化的律動,這跟我們人體的結構走向,有著相同的道理,物質皆有二相,不可見之相與可見之象,相象,道理也。
河流與山岳,古文明的起源代名詞,有河山才有文明,河,龢也,和的古字,從禾,黍管也,黃鐘律管,中國古文明~河姆渡也。山岳之「岳」,也是「龠」,也是「樂」,古之音樂稱之「音龠」,來自管之律動,後絲弦出改為「音樂」,古代音之源,始於管,因龠中氣振而得聲,如日月之牽引,日月如弦,引動如弓弦之張,其聲可聞,稱之「宮」,宮音,五音之本,五正為正空間方位,練聲,首重宮音,稱之「練宮」,而練身,也重「功」,稱之「練功」,其根本皆是自然律動。
其實,古人的思維不只如此!《史記》更言:「六律為萬事之本」,一句,一言而終,一以貫之,不只藝術是律,時間空間也是律,您看,藝術之「書畫」,時空之「晝夜」,傷寒之「津液」,皆有「聿」,您相應到了嗎?
咨询电话
姜老师 13718588687
刘老师 18513928887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简介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由华夏乐府、倚山堂孔子茶道院、慧通香学研究院、韩祎随花舍花道工作室、二十四节气生活馆、赵越工作室、北京汉礼源文化中心以及朝阳区挚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机构联合发起,旨在将国内最优秀的传统礼乐舞、服饰、琴棋书画、茶、花、香、中医等融合到一起,共同研发创作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艺术作品,丰富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致力于公益的同时致力于传播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
基地整体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气息,定期进行各朝代不同风格的传统乐舞演出及雅集活动,兼具传统礼仪、传统舞蹈、声乐、戏曲、传统器乐(古琴、古筝、琵琶、笛子、萧等)、茶道、香学、花道、绘画、书法、服饰设计、中医、武术等各板块的教学任务,形成国内首个独特的产学研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弘扬基地。
科技让人生活更便捷,文化让人生活更充实!!!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推动古老的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