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赏析 | 梦幻悠扬的长笛家族

赏析 | 梦幻悠扬的长笛家族

2020-11-10 03:40:46



文 | 唐若甫



最新的一部《碟中谍》电影中,由阿汤哥扮演的特工伊森·亨特的对手冒充乐师进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在男高音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时行刺国宾。他从乐器盒里掏出一件精致但少见的乐器,稍加组装后就成了一支夺命阻击。电影的这个《图兰朵》场景捧红了在影片里执棒的法国指挥家菲利普·奥古因,也捧红了那件少见的乐器——低音长笛。


管弦乐团里常见的长笛家族的乐器无非是短笛到长笛,低音长笛因为其音域被更为响亮的巴松管接替而几乎绝迹于乐团。12月12日晚,在上海音乐厅的一台法国长笛乐团音乐会,把整个长笛家族的乐器呈现在舞台上,横跨四个八度的音域尽显长笛在高音和中低音区域的迷人音色和合奏性质。

    

音乐会请到法国长笛元老皮埃尔·伊夫·阿尔托率领其组建于1985年的法国长笛乐团,出演从巴洛克到现代的音乐。法国乐团随遇而安般的随性风格也反映在这支乐团里,乐师放松地就像在度假时在邮轮上演奏一样。年轻的指挥马克·阿佳在埃尔加等浪漫主义前后的作品中忠于职守,在类似于拉卡兹的《根特祭坛画II》等近现代作品中有点不知所措。


虽然大部分古典音乐均属为长笛乐团改编,音乐会中亦不乏专门为乐团创作的长笛曲,但整场效果最佳的还是法国乐派的德彪西。《神圣与世俗舞曲》留有《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影子,音乐荡漾着宿命而慵懒的舞步,但又不像塔兰泰拉舞曲那么致命,改编得也十分符合长笛合奏的娇柔风范。竖琴的加盟突出了音乐的梦幻性质。经过艾伦·布朗克《离别》的阴暗过度后,音乐会进入到莱克勒巴洛克风格浓郁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中。阿尔托自任长笛独奏,但他恐已无法胜任太多技巧方面的重任,唯有情怀和乐思还在飘荡。


现代作品中,亚森·弗登查罗的《马吉音乐》效果最为出众。这首融会埃塞俄比亚民间音乐表达的短小作品使用了近似于微复调的技术,短促的音型和细小的旋律一改之前华丽的形态,反映出长笛跳跃炫技的一面。在一系列叠加之后,音乐在加速中结束。随后主办方的学生和法国音乐家一起演奏了谭咪子为长笛乐团改编的《鸿雁》,音乐会在比才《卡门》选段中结束。


作为创始人,时刻需要人搀扶着走路的阿尔托在整场音乐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明朗。也许他应该向朱宗庆学习,积极从舞台一线退下转而专攻教学和行政,并把主奏任务放心地交给自己的得意门生。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19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