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在江南寻找一场春天的宴席
主讲嘉宾
王恺×陈忱×邓彬
时间
2018年3月31日(周六)
14:00—16:00
地点
无锡百草园书店(南长店)
(梁溪区南长街511号)
活动介绍
亘古以来,春天是最被人们吟诵在诗歌里、描摹在画作里、憧憬在心波里的时令,毕竟,任谁也无法抵挡万物生长所带来的生机与灵动。亲近春天的方式万千,最直接爽朗的,恐怕是借由只在春天能品尝到的食物,让味蕾苏醒,将春天融入身体。
关于春天,江南总是最先让人想起,除开风景,或许是江南人天生便会在食物中,真真切切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春笋、荠菜、芦蒿、腌笃鲜、河鲜……一溜独属于江南的食物,在小桥流水人家中,在幽静雅致的园林中,成为这一场春天的宴席的主角。
而这一场春天的宴席,不仅仅关于食物,也关于生活趣味,如何吃得有趣味、活得有趣味。本周六下午,专研美食、雅擅茶道与花道的作家王恺,携新书《浪食记》,与琴箫演奏家陈忱、金缮工艺师邓彬,将聚在百草园书店,这三位善于把生活过得有趣味的嘉宾,一道聊聊春天的食物、春天的生活、春天的趣味,不负这江南春色。
嘉宾简介
王恺,作家、“活字文化”新媒体总监。著有《文艺犯》。专研饮食文化,雅擅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
陈忱,英国ULSTER大学理学硕士,江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无锡江南琴社副社长。古琴先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戴树红、林友仁先生,并得中国音乐学院吴文光先生和南京艺术学院成公亮先生的指点。1995年开始随戴树红先生学习琴箫与洞箫的演奏。演奏之余,兼擅雅箫制作。
受邀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多元文化音乐工作坊”举办《琴箫合鸣工作坊》课程讲座,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系列讲座(古琴)之“音动冰弦 吹落梅花——琴箫合奏浅释”讲座。上海徐汇区非遗中心与上海音乐学院曾联合主办“丝竹清和”——林晨、陈忱专场琴箫合奏音乐会。
邓彬,生于1978年,湖南人。2003年版画作品《掠过城市上空的知了》入选全国第十六届版画展,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石版铜版丝网版画展览。2007年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器物文化,并研究传统木作和漆作工艺。2014年,他关于金缮的论文发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CCTV-1、CCTV-9、北京卫视纪录片频道、东方卫视、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优酷视频《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匠人》纪录片、凤凰卫视和《三联生活周刊》《瑞丽》《乐活》等知名媒体均有报道与采访。2016年项目《古器生辉》获得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
活动形式及报名方式
嘉宾对谈+读者问答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报名
主题图书
《浪食记》
王恺 著
《浪食记》辑录王恺数十篇书写美食的文章,按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跟随作者天南地北游食四方,第二章分门别类体味美食之道,第三章趣谈饮食写作中的历史文化,第四章则是作者对吃这一最原始人生安慰的个人感性领悟。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并非餐馆指南,亦非菜谱,而更似一卷饮食浮世绘。文中所写食物不拘一格,从东北街边的烤羊肉串,到四川小镇的十年陈高粱,再到巴黎越南餐厅的一碗米线,大多为日常饮食,也有高级餐厅的精致美食。
作者写美食,亦写美食折射的人情世相,以及美食背后不同地区人群的文化与心理。围绕食物而展开的服务员、餐馆老板,以及食客的众生相纷呈于作者笔下。耐读的是作者充满机锋却又体贴入微的文字,慰藉的是你我于寂寞时渴望陪伴的身体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