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李贽:《焚书诗集》

李贽:《焚书诗集》

2022-01-04 00:41:00



四言長篇


    讀書樂并引

曹公云:“老而能學,唯吾與袁伯業。”夫以四分五裂,橫戈支戟,猶能手不釋卷,況淸遠閒曠哉一老子耶!雖然,此亦難強。余蓋有天幸焉。天幸生我目,雖古稀猶能視細書;天幸生我手,雖古稀猶能書細字。然此未爲幸也。天幸生我性,平生不喜見俗人,故自壯至老,無有親賓往來之擾,得以一意讀書。天幸生我情,平生不愛近家人,故終老龍湖,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讀書。然此亦未爲幸也。天幸生我心眼,開卷便見人,便見其人終始之概。夫讀書論世,古多有之,或見皮面,或見體膚,或見血脈,或見筋骨,然至骨極矣。縱自謂能洞五臟,其實尙未刺骨也。此余之自謂得天幸者一也。天幸生我大膽,凡昔人之所忻艷以爲賢者,余多以爲假,多以爲迂腐不才而不切于用;其所鄙者、棄者、唾且駡者,余皆的以爲可託國託家而託身也。其是非大戾昔人如此,非大膽而何?此又余之自謂得天之幸者二也。有此二幸,是以老而樂學,故作讀書樂以自樂焉。

天生龍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龍湖。龍湖卓吾,其樂何如。四時讀書,不知其餘。讀書伊何,會我者多。一與心會,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繼以呼呵。慟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無因,書中有人。我觀其人,實獲我心。哭匪無因,空潭無人。未見其人,實勞我心。棄置莫讀,束之高屋。怡性養神,輟歌送哭。何必讀書,然後爲樂。乍聞此言,若憫不穀。束書不觀,吾何以歡。怡性養神,正在此間。世界何窄,方册何寬。千聖萬賢,與公何寃。有身無家,有首無髮。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獨不朽,願與偕歿。倚嘯叢中,聲震林鶻。歌哭相從,其樂無窮。寸陰可惜,曷敢從容。


五七言長篇


    富莫富於常知足

富莫富於常知足,貴莫貴於能脫俗。貧莫貧於無見識,賤莫賤於無骨力。身無一賢曰窮,朋來四方曰達。百歲榮華曰夭,萬世永賴曰壽。解者曰:常知足則常足,故富。能脫俗則不俗,故貴。無見識則是非莫曉,賢否不分,黑漆漆之人耳,欲往何適,大類貧兒,非貧而何?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眞同僕妾,非賤而何?身無一賢,緩急何以,窮之極也。朋來四方,聲應氣求,達之至也。吾夫子之謂矣。舊以不知恥爲賤亦好,以得志一時爲夭尤好。然以流芳百世爲壽,只可稱前後烈烈諸名士耳,必如吾夫子,始可稱萬世永賴,無疆上壽也。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謝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早,今年人比去年老。盡道人老不如舊,誰信舊人老亦好。秋菊總開舊歲花,人今但把新人誇。不見舊日龍山帽,至今猶共說孟嘉。去年我猶在陰山,今年爾復在江南。傍人錯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曇。花開于我復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舉頭望見鍾山高,出門便欲跨牛首。袁生袁生攜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雖有謝公墩,朝朝長在門。雖有堦前塔,高高未出雲。褰裳緩步且相隨,一任秋光更設施。天生我輩必有奇,感君雅意來相期。入門秋色上高堂,烹茶爲具呼兒郞。歡來不用登高去,撲鼻迎風尊酒香。子美空吟白髮詩,淵明采采亦徒疲。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開時。


    至日自訟謝主翁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長而無述焉,旣老復何益。雖有讀書樂,患失又患得。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患得是伊何,來日苦無多。聰明雖不逮,精神未有害。筆秃鋒鋩少,指柔龍蛇在。宛然一書生,可笑亦可愛。且將未死身,暫作不死人。所幸我劉友,供饋不停手。從者五七人,素飽爲日久。如此賢主人,何愁天數九。


    朔風謠

南來北去何時了,爲利爲名無了時。爲利爲名滿世間,南來北去正相宜。朔風三月衣裳單,塞上行人忍凍難。好笑山中觀靜者,無端絕塞受風寒。謂余爲利不知余,謂渠爲名豈識渠。非名非利一事無,奔走道路胡爲乎。試問長者眞良圖,我願與世名利徒,同歌帝力樂康衢。


    題繡佛精舍

聞說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却爲僧。僧寶世間猶時有,佛寶今看繡佛燈。可笑成男月上女,大驚小怪稱奇事。陡然不見舍利佛,男身復隱知誰是。我勸世人莫浪猜,繡佛精舍是天台。天欲散花愁汝著,龍女成佛今又來。


    十八羅漢漂海偈

十八羅漢漂海,第一胖漢利害。失脚踏倒須彌,抛散酒肉布袋。猶然嗔怪同行,要吃諸人四大。咄,天無底,地無蓋,好個極樂世界。


    十八羅漢遊戲偈

不去看經念偈,却來神通遊戲。自誇能殺怨賊,好意翻成惡意。咦,南無阿彌陀佛,春夏秋冬四季。


    哭耿子庸

楚國有一士,胸中無一字。令人讀漢書,便道賴有此。蓋世聰明者,非君竟誰與。所以羅旴江,平生獨推許。行年五十一,今朝眞死矣。君生良不虛,君死何曾死。其一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師。我年長於君,視君是先知。君言“吾少也”,如夢亦如癡。去去學神仙,中道復棄之。歸來山中坐,靜極心自怡。大事苟未明,兀坐空爾爲。行行還出門,逝者在於斯。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動移。仰天一長嘯,茲事何太奇。從此一聲雷,平地任所施。開口向人難,誰是心相知。其二

太眞終日語,東方容易談。本是閩越人,來此共閑閑。君子有德音,聽之使人慚。白門追隨後,。移家恨已滿,敢曰靑於藍。志士苦粧飾,世儒樂苟安。謂君未免俗,令人坐長嘆。其三

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惻惻。大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緩言微風入,疾言養叔射。麤言雜俚語,無不可思繹。和光混俗者,見之但爭席。浩氣滿乾坤,收斂無遺跡。時來一鼓琴,與君共晨夕。已矣莫我知,雖生亦何益。其四



五言四句


    宿吳門

秋深風落木,淸水半池荷。驅馬向何去,吳門客子多。其一

屋有圖書潤,庭無秋菊鮮。應知彭澤令,一夜不曾眠。其二


    同深有上人看梅

東閣觀梅去,淸尊怨未開。徘徊天際暮,獨與老僧來。


    又觀梅

雷雨驚春候,寒梅次第開。金陵有逸客,特地看花來。


    鄭樓

谷口鄭子眞,棲遲市門裏。小樓延上客,酒酣猶未已。


    薙髮

空潭一老醜,薙髮便爲僧。願度恒沙衆,長明日月燈。其一

有家眞是累,混俗亦招尤。去去山中臥,晨興粥一甌。其二

爲儒已半世,貪祿又多年。欲證無生忍,盡抛妻子緣。其三

大定非關隱,魂淸自可人。而今應度者,不是宰官身。其四


    哭貴兒

水深能殺人,胡爲浴於此。欲眠眠不得,念子于茲死。其一

不飮又不醉,子今有何罪。疾呼遂不應,痛恨此潭水。其二

骨肉歸故里,童僕皆我棄。汝我如形影,今朝唯我矣。其三


    哭黃宜人

結髮爲夫婦,恩情兩不牽。今朝聞汝死,不覺情悽然。其一

不爲恩情牽,含悽爲汝賢。反目未曾有,齊眉四十年。其二

中表皆稱孝,舅姑慰汝勞。賓朋日夜往,龜手事香醪。其三

慈心能割有,約己善持家。緣余貪佛去,別汝在天涯。其四

近水觀魚戲,春山獨鳥啼。貧交猶不棄,何況糟糠妻。其五

冀缺與梁鴻,何人可比蹤。丈夫志四海,恨汝不能從。其六


    夜半聞雁

改歲以來,老病日侵,計不久矣。夫余七十人也,追思五十以前,抱此麤疎,遨遊四海,兼圖升斗以贍俯仰,憑尺寸以奉高尊。人人皆視爲畏途,余獨坦行闊步二十五載,不少一日,遍交當世名流,無空過者,直至今日,猶然念余不舍也。是世之所難者,余之所易也。及其解組入楚,身退矣,名且隱矣,可謂易而又易矣,乃行畏途覺平妥,逃空虛轉顚躓何耶?豈非理之不可曉者耶!夫余執此道以終始,未嘗一毫改步也。今難者反易,易者反難,雖余亦自不知其故矣。內實自傷,故因聞雁而遂賦之。

孤鴻向北征,夜半猶哀鳴。哀鳴何所爲,欲我如鴻冥。

自有凌霄翮,高飛安不得。,反作淹留客。其二

獨雁雖無依,羣飛尙有伴。可憐何處翁,兀坐生憂患。其三

日月湖中久,時聞冀北音。鴻飛如我待,鼓翼向山陰。其四


後數歲,余竟赴冀北,過山陰,其詞卒驗。莊純夫還閩有憶

乘龍人歸去,誰復到吾門。薄暮多風雨,知子宿前村。其一

海物多奇錯,礪房味正淸。夫妻共食噉,不得到麻城。其二

三子皆聰明,必然早著聲。若能舉孝廉,取道過西陵。其三

七十古來稀,知余能幾時。君宜善自計,莫念出家兒。其四


    歲暮過胡南老

胡牀掛空壁,窮巷有深居。滿目繁華在,先生獨晏如。其一

河內著碑銘,瞿塘流頌聲。百年林下叟,隱隱作儀刑。其二

四鄰簫管沸,大都爲歲除。君看五馬貴,囊有一錢無。其三

有席雖長穿,有朋亦喜歡。園蔬堪摘矣,不用一錢看。其四


(禾盍)山寺夜坐

松風已可哀,蘿月復飛來。如何當此夜,。


    慰鄭子玄

鄭子玄不顧雨雪之難,走潞河,欲尋舊交,余懼其或有“嗟來”也,故作詩三章,以慰其行。

雨雪東南行,貧交家上京。當時孔北海,極重鄭康成。右一章

四顧堪愁絕,連天一月雪。恐抵張家灣,難對貧交說。右二章

貧賤少親交,許由故棄瓢。許由千古少,蒙袂且相招。右三章


    寓武昌郡寄眞定劉晉川先生

密密梧桐樹,亭亭相與許。中夜聞人聲,疑是見君子。其一

芒種在今朝,君行豈不遙。農夫歡倒極,雨立迓星軺。其二

細問去來者,暮宿漢陽城。三日望京山,五日過西陵。其三

靑翠滿池臺,徒增靜者哀。一步一回遠,君今去不來。其四

方我來歸日,是君傾蓋時。通玄信長者,北海好男兒。其五

季心何意氣,夜半猶開門。幸免窮途哭,能忘一飯恩。其六

黃昏入夏口,無計問劉琦。假若不逢君,流落安所之。其七

南國留棠陰,江城遺白叟。君思用趙人,猶憶江南否。其八


    塞上吟時有倭警

乘槎欲問天,只怕衝牛斗。乘桴欲浮海,又道蛟龍吼。


    賦松梅

二八誰家女,曲彈塞上聲。且莫彈此曲,無家人難聽。其一

皎皎中秋月,無聲誰論價。有色兼有聲,松梅明月下。其二


    贈何心隱高第弟子胡時中

三日三渡江。胡生何忙忙。師弟恩情重,不忍見武昌。


    偈二首答梅中丞

本無家可歸,原無路可走。若有路可走,還是大門口。其一

莫誇家裏富,家富令人醜。若實到家人,一毫亦無有。其二


    懷林答偈附

亦知都府內,事事無不有。只是從外來,令人難長守。



六言四句


    雲中僧舍芍藥

芍藥庭開兩朶,經僧閣裏評論。木魚暫且停手,風送花香有情。其一

笑時傾城傾國,愁時倚樹凭闌。爾但一開兩朶,我來萬水千山。其二


    士龍攜二孫同弱侯過余解粽

解粽正思端午,懷沙莫問汨羅。且喜六龍下食,因知二妙堪多。其一

元方旣難爲弟,季方又難爲兄。如此食糜自可,何必白日飛昇。其二

我本老而好學,故隨眞人東行。兩家並生才子,自然常聚德星。其三

泗州說有大聖,金陵亦有元城。何似維明與公,並稱二李先生。其四



七言四句


    南池

濟漯相將日暮時。此間乃有杜陵池。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其一

水入南池讀古碑。任城爲客此何時。從前祗爲作詩苦,留得驚人杜甫詩。其二


    太白樓

世事眞同水上浮。金龜好換酒家愁。山東李白今何在,城下唯瞻太白樓。其一

天寶年間事已非。先生不醉將安歸。當時豪氣三千丈,傾國名花贈玉妃。其二


    恨菊

不是先生偏愛菊,淸霜獨有菊花開。滿庭秋色無人見,敢望白衣送酒來。


    哭陸仲鶴

二十年前此地分。。滇南昔日君憐我,白下今朝我哭君。其一

歲歲年年但寄書。草萍消息竟何如。巨卿未解山陽夢,垂老那堪策素車。其二


    九日坪上

如鳥飛飛到處棲。今年九日在山西。太行正是登高處,無菊亦應有酒攜。其一

坪上無花有酒錢。謾將沽酒醉逃禪。若言不識酒中趣,可試登高一問天。其二

身在他鄕不望鄕。閒雲處處總淒涼。故人若問涼邊事,日射坪田索酒嘗。其三


    除夕道場卽事

衆僧齊唱阿彌陀。人在天涯歲又過。但道明朝七十一,誰知七十已蹉跎。其一

坪上相逢意氣多。至人爲我飯樓那。燒燈熾炭紅如日,旅夕何愁不易過。其二

白髮催人無奈何。可憐除夕不除魔。春風十日冰開後,依舊長流沁水波。其三


    閉關

閉關正爾爲參禪。一任主人到客邊。無奈塵心猶不了,依然出戶拜新年。


    元宵

元宵眞是可憐宵。獨對孤燈坐寂寥。不是齋居能養性,嗔心幾被雪風搖。


    哭懷林

南來消息不堪聞。腸斷龍堆日暮雲。當日雖然扶病去,來書已是細成文。其一

年少才情亦可誇。暫時不見卽天涯。何當棄我先歸去,化作楚雲散作霞。其二

夢中相見語依依。忘却從前抱病歸。四大皆隨風火散,去書猶囑寄秋衣。其三

年在桑楡身大同。吾今哭子非龍鍾。交情生死天來大,絲竹安能寫此中。其四


    晉陽懷古

水決汾河趙已分。孟談潛出間三軍。如何智伯破亡後,高赦無功獨首論。


    過雁門

盡道當關用一夫。昔人曾此扞匈奴。如今冒頓來?顙,李牧如前不足都。其一

千金一劍未曾磨。陡上關來感慨多。關下人稱眞意氣,關頭人說白頭何。其二


    渡桑間

逢人勿問我何方。信宿幷州卽我鄕。明日桑間橫渡去,兩程又見梅衡湘。


    初至雲中

錫杖朝朝信老僧。蒼茫山色樹層層。出門祗覺音聲別,不審身眞到白登。


    贈兩禪客

孟嘗門下客三千,狗盜雞鳴絕可憐。自脫秦關歸去後,始知二子會參禪。


    得上院信

世事由來不可論。波羅忍辱是玄門。今朝接得龍湖信,立喚沙彌取水焚。


    重來山房贈馬伯時

一別山房便十年。親栽竹篠已參天。舊時年少唯君在,何處看山不可憐。


    古道通三晉

黃河遠綴白雲間。我欲上天天不難。三晉誰云通古道,人今唯見太行山。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樓。太行雖有摧車路,千載人人到上頭。


    詠史

荆卿原不識燕丹。祗爲田光一死難。慷慨悲歌唯擊筑,蕭蕭易水至今寒。其一

夷門畫策却秦兵。公子奪符出魏城。上客功成心遂死,。其二

晉鄙合符果自疑。揮鎚運臂有屠兒。情知不是信陵客,刎頸迎風一送之。其三


    却寄

一迴飛錫下江南。咫尺無由接笑談。却羨婆須蜜氏女,發心猶願見瞿曇。其一

持鉢來歸不坐禪。遙聞高論却澘然。如今男子知多少,盡道官高卽是仙。其二

盈盈細抹隨風雪,點點紅粧帶雨梅。莫道門前馬車富,子規今已喚春回。其三

聲聲喚出自家身。生死如山不動塵。欲見觀音今汝是,蓮花原屬似花人。其四


    喜楊鳳里到攝山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別三年如隔世。今日還從江上來,孤雲野鶴在山寺。其一

憶別龍湖才幾時。天涯霜雪淨鬚眉。君今復自龍湖至,鬢裏有絲君自知。其二


    山中得弱侯下第書

秣陵人去帝京遊。可是隋珠復暗投。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黃州。


    同周子觀洞龍梅

一枝斜倚古垣東。白首逢君出洞龍。莫怪花神爭笑語,周郞昨夜此山中。


    湖上紅白梅盛開戲題

始知春意屬閒身。紅白相將入望頻。才到開時君又老,看花不是種花人。


    贈周山人

謾道男兒四海身。百錢賣卜不愁貧。卽今欲上黃梅路,誰把十金抛與人。


    牡丹時

牡丹才記欲開時。芍藥于今久離披。可是山中無人到,花開花謝總不知。其一

憶昔長安看花時,牡丹獨有醉西施。省中一樹花無數,共計二百單八枝。其二



五言八句


    初到石湖

皎皎空中石,結茅俯靑溪。魚遊新月下,人在小橋西。入室呼尊酒,逢春信馬蹄。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攜。


    春宵燕集得空字

高館張燈夜,淸尊興不空。故交來昨日,千里動春風。竹影寒塘下,歌聲細雨中。可憐新歲月,偏向舊衰翁。


    中秋劉近城攜酒湖上

舉網澄潭下,凭闌看得魚。誰將從事酒,一問子雲廬。水白沙鷗淨,天空木葉疎。中秋今夜月,爾我獨躊躇。


    秋前約近城鳳里到周子竹園

竹徑來三友,淸幽半在君。抛書爲對客,把酒好論文。靑苔過雨後,獨鶴向人羣。攜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其一

暑在人還倦,竹深風自涼。茶來頻我酌,酒到與君嘗。徙倚窺馴鹿,聞呼過短牆。沉吟秋日近,容易得相將。其二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

不是環陽客,何來席上碁。推窗雲亦去,俯檻月猶遲。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眼看春又半,雖老亦忘疲。


    重過曾家

冰肌仍帶雪,霜鬢更逢梅。花是去年白,人知何日回。一杯臨老客,三度隔牆開。無計就君住,明朝還復來。


    送鄭子玄兼寄弱侯

我乃無歸處,君胡爲遠遊。窮途須痛哭,得意勿淹留。旅鬢迎霜日,詩囊帶雨秋。薊門雖落莫,應念有焦侯。


    丘長孺生日

似君初度日,不敢少年看。百歲人間易,逢君世上難。三杯生瑞氣,一雨送春寒。對客猶辭醉,尊前有老聃。


    謁關聖祠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斷雲。旣歸第一義,寧復昔三分。金石有時敝,關張孰不聞。我心無所似,只是敬將軍。


    觀鑄關聖提刀躍馬像

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暉光。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居然圍白馬,猶欲斬顏良。豈料人千載,又得見關王。


    秋懷

白盡餘生髮,單存不老心。栖栖非學楚,切切爲交深。遠夢悲風送,秋懷落木吟。古來聰聽者,或別有知音。


    閒步

灌園看老圃,秋色似江南。畦沁蔬堪摘,霜黃柿未甘。爾非陳仲子,我豈老瞿曇。聊共班荆坐,憑君說兩三。


    立春喜常融二僧至

客久歲云暮,吾衰道自尊。時辰催短速,晷刻變寒溫。人賤時爭席,神傷早閉門。新春看爾到,應念我猶存。其一

正爾逢春日,到來兩足尊。偸生長作客,僧臘始開門。淡淡梅初放,如如雪可呑。千三四百里,又是一乾坤。其二


    乾樓晚眺

,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烟重,天空歲月閒。斷雲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其一

凭高一灑衣。望遠此何時。正是中元節,兼聽遊女悲。杯乾旋可酌,曲罷更題詩。願將北流水,彈與鍾子期。其二

中丞綏定後,攜我共登臨。所喜聞謠俗,非干懷壯心。山雲低薄暮,樓日壓重陰。欲歸猶未可,此地有知音。其三


    贈利西泰

逍遙下北溟。迤邐向南征。刹利標名姓,仙山紀水程。,舉目九重城。觀國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六月訪袁中夫攝山

懷人千佛嶺,避暑碧霞顚。試問山中樂,何如品外泉。陰陰籐掛樹,隱隱日爲年。坐覺涼風至,披襟共灑然。


    薜蘿園宴集贈鷗江詞伯

爲有玉田飯,任從金粟過。名園花樹早,小徑牛羊多。煑茗通玄理,焚香去染疴。宗侯非曠蕩,若意在烟蘿。


    望東平有感

我來齊境上,弔古問東平。雨細河魚出,雲收山鳥鳴。夭桃夾岸去,弱柳送春行。最樂誰堪比,唯君悟此生。


    過聊城

誰道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渤海新開府,中原盡點兵。倭夷兩步卒,廊廟幾公卿。不見魯連子,射書救聊城。


    過武城

絃歌古渡口,經過欲停舟。世變人何往,神傷意不留。文章誇海岱,禮樂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時失子游。其一

先師無戲論,一笑定千秋。白雪難同調,靑雲誰見收。春風吹細草,明月照行舟。魯國多男子,幾人居上頭。其二



七言八句


    自武昌渡江宿大别

疎鐘夜半落雲房。今夕何由見武昌。流水有情憐我老,秋風無恙斷人腸。千年芳草題鸚鵡,。大別原非分別者,登臨不用更悲傷。


    曉行逢征東將士却寄梅中丞

烽火城西百將屯。寒烟曉爨萬家村。雄邊子弟誇雕韀,絕塞將軍早閉門。傍海何年知浪靜,登壇空自拜君恩。雲中今有眞頗牧,安得移來覲至尊。


    晚過居庸

重門天險設居庸。百二山河勢轉雄。關吏不聞占紫氣,行人或共說非熊。灣環出水馬蹄澀,回復穿雲月露融。燕市卽今休感慨,漢家封事已從容。


    九日至極樂寺聞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賦

世道由來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時逢重九花應醉,人至論心病亦蘇。老檜深枝喧暮鵲,西風落日下庭梧。黃金臺上思千里,爲報中郞速進途。


    元日極樂寺大雨雪

萬國衣冠共一新。婆娑獨占上方春。誰知向闕山呼日,正是飛花極樂辰。寂寂僧歸雲際寺,溶溶月照隴頭人。年來鬢髮隨刀落,欲脫塵勞却惹塵。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韻

無端滯落此江瀕。雨濕征衫逢故人。但道三元猶浪跡,誰知深院有孤身。才傾八斗難留客,酒賦千鍾不厭貧。自是仙郞佳況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讀羊叔子勸伐吳表

三馬同槽買鄴都。轉身賣與小羌胡。山濤不是私憂者,羊祜寧知非算無。天塹長江權入晉,地分左衽終輸吳。當時王謝成何事,只好淸談對酒壚。


    讀劉禹錫金陵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懷古獨稱劉。千尋鐵鎖沉江底,百萬龍驤上石頭。賦就羣公皆閣筆,功成二子莫爲讐。鍾山王氣千年在,不見長江日夜浮。


    琉璃寺

琉璃道上日初西。馬遶秋風萬木低。僧舍不關從客去,田家有酒爲誰攜。籬邊小雨催黃菊,山岫明星報曉雞。自有深公爲伴侶,何妨一笑過前溪。


    赴京留别雲松上人

支公遯跡此山居。深院巢雲愧不如。自借松風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廬。風吹竹柏袈裟破,月滿池塘鐘磬虛。獨有宿緣酬未畢,臨歧策馬復躊躇。


    望魯臺禮謁二程祠二程俱產於此

日暮西風江上臺。森森古木使人哀。楚雲一夜眞堪賦,魯國何年入望來。千載推賢唯伯仲,百年想像見嬰孩。翛然欲下門庭雪,知是先生愛不才。


周驥子 | 抄錄

《焚書 續焚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 來源



【潮青閣詩詞】

  • 曾希穎《潮青閣詩詞》序

  • 曾希穎《潮青閣詩(上)》

  • 曾希穎《潮青閣詩(下)》

  • 曾希穎《了菴詞》附跋


【靜庵詩詞】

  • 傅靜庵《抱一堂诗》卷一

  • 傅靜庵《抱一堂诗》卷二

  • 傅靜庵《抱一堂诗》卷三

  • 傅靜庵《桐花館詞》



【引玉集】

  • 瞿士雅《引玉集·卷一》

  • 瞿士雅《引玉集·卷二》


【香屑集】

  • 卷首 · 詩話八則

  • 卷一 · 自序 四六集句

  • 卷二 · 和香奩題次韻

  • 卷三(上)· 倣風十六首


【以鴻吟稿】

  • 陳以鴻:《以鴻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