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你一定想不到!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你一定想不到!

2022-03-20 04:09:08



古人过中秋


古代的中秋节可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一块月饼要一家人吃

家里富得流油也得这么做



古代中秋夜女子必须去偷葱偷菜

这不是做贼吗

让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起源之谜


中秋节

起源众说纷纭

源于帝王的祭祀活动

源于农业生产庆祝丰收



源于唐军裴寂发的明月饼作军饷

源于古代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



盛行于宋朝

至明清时中秋与春节齐名

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唐朝:中秋月饼是杨贵妃起的名


原先的月饼叫做胡饼

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时

杨贵妃觉得胡饼好吃但不好听

不如就叫月饼吧



于是胡饼正式改名成为月饼

古代吃月饼讲究众人吃一个

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没回家的家人,也要留一份给他




宋朝:中秋节越晚睡越长寿


宋朝中秋之夜必放水灯

夜市通宵营业,百姓们也玩通宵

相传当天越晚睡越长寿



月饼可以少但桂花酒不能少

文人墨客对酒当歌

一家团聚盛行拜月而不是赏月

来祈求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元朝:小月饼藏大机密


元朝的中秋习俗

几乎没有推陈出新

朱元璋与月饼的故事

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

纸条藏入饼中传递消息

最终各路人马一齐响应




明朝:西瓜切成莲花


明朝中秋月饼和西瓜必备

而且要把西瓜雕成莲花状



用于中秋夜举行的迎寒和祭月

雕花可是个技术活

起码现代人没练过很难做到




清朝:偷葱偷菜


在清朝姑娘们过中秋佳节

偷葱偷菜的风俗非常盛行

俗话有:



偷个葱,嫁个好老公

偷个菜,找个好女婿

而已婚女子则偷瓜求子

每个朝代的中秋节习俗都非常有意思




少数民族过中秋


蒙古族

中秋“追月”

人们骑上骏马

奔驰在草原上

追着月亮东升西落



朝鲜族

会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

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

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

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德昂族

青年男女“串月”

在山头吹起葫芦笙倾诉衷情

通过“串月亮”送槟榔



送茶来订下婚约

更多的少数名族载歌载舞

来庆祝中秋佳节


如今的中秋节化繁为简

赏月、吃月饼、看花灯、猜灯谜

这是最常见的过法

你是哪里人

你的家乡中秋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噢


来源:高质量生活知识(微信号:gzlshzs)


古琴谱



青花瓷、小幸运、画心、牧羊曲、菊花台、大鱼、卧龙吟、剑魄琴心、凤鸣榣山、兰亭序、女儿情、枉凝眉、葬花吟、寒山僧踪、雨碎江南、红颜劫、菩萨蛮、风居住的街道、禅茶一味、钗头凤、但愿人长久、沧海一声笑、卷珠帘琵琶语、倾尽天下、红颜旧、大悲咒、天空之城、越人歌、琴师、贝加尔湖畔、倩女幽魂、春江花月夜、烟花易冷、山水情、痴情冢、礼仪之邦、鸿雁穿越时空的思念可念不可说、送别、虫儿飞、长亭怨慢、虞美人、清心普善咒、君生吾未生、重回汉唐、星月神话、风雪筑路、芈月传心经、凉凉、女人花、世上只有妈妈好、彩云追月、小城故事……


500余首古琴谱,在后台输入想要查询的琴谱,即可获取。


琴社查询



「古琴札记」目前已经为您甄选了近300家优质琴社,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在后台回复城市名(地级市),即可获取。

琴谱查询琴馆推荐琴圈新闻琴学资料

交流、投稿、合作请联系

微信:guqin5566(注明:琴友)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 ▼ “阅读原文”,进入商城(每天上架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