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音乐
交流创作
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梅骨花香报春来 南音、南箫专场音乐会
梅骨花香报春来 南音、南箫专场音乐会
2020-11-03 19:47:47
南箫又名南洞箫、大头箫,前身是福建南音里的南管,也是泉州南音的四大件之一。它的声音低沉,适合表现各种情景,有很强的穿透力。
南箫属于吹管气鸣乐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也是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也可用白竹制作。箫不但能独奏,而且可以与其它乐器合奏,共同塑造音乐形象,最典型的是它和古琴的合奏,格调高雅,起到相互润饰作用。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它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既古老也丰富。
南音包含了唐朝宫廷雅乐和宴乐元素。其中,横抱琵琶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完全相同,也体现了西域音乐的特征。而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不仅让南音大量吸收了闽南的民间音乐元素,也吸收了各国多元的文化精髓。
6月25日
福建大剧院
《梅骨花香报春来》
南音、南箫专场音乐会
一起在音箫中沉醉!
福建南箫乐团
福建南箫乐团成立于2010年,是在传统南音洞箫基础上发展的南箫乐团,由著名箫笛演奏家陈强岑先生在几十年精心研制的高、中、低、倍低音箫基础上组建的。
南箫乐团成立以来,在乐器的创新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爱好南箫的演奏家,从南箫的独奏发展到重奏、协奏、合奏,以及同西洋乐队的组合、协奏等,受到广泛赞誉。
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象征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竹为箫,其实是中国人将抽象的音乐与东方美学的精髓合二为一。南箫乐团从东方美学的角度,对创作、表演的风格特色进行合理的审视,同时提炼和规范乐器演奏和技能训练的经验,使南箫乐器的发展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中国箫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厦门市南乐团
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厦门金凤南乐团。南乐团首任团长纪经畝先生,造诣高深,被国内外南音界推誉为“一代宗师”“南乐泰斗”。
南乐团得益于纪老先生及白厚、任清水、白丽华、林玉燕等名师的指导,既恪遵前法,又勇于创新。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器乐演奏方面,特别注重乐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尤其箫弦的洞天福地奏技法,在南音界倍受推崇;在唱腔方面,讲究“字重韵轻”“字正腔圆”, 数十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南音界所称誉。1957年 “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厦门市南乐团即被选进京为党和人进行演出,。
改革开放以来,,倍受赞誉;曾多次受邀赴法国、捷克、新西兰、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历年来,南乐团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多次获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VIP特权
更多推荐
梅骨花香报春来 南音、南箫专场音乐会
西街可以听丨来自南音世家的姑娘,她的声音你不听会后悔
“诗雅韵”南音工作坊招生啦!
云时代下平台+生态才是未来,浪潮发布开源ERP产品PS Cloud
翔安区南音大会唱传承文化经典
#做好功课听音乐#南音与交响
视界丨与南音结缘的乐器世家
【遗珠珍匣】南音
曲乐悠扬,南音阵阵,周天,小朋友们和他们在这里以音乐“对话”附视频,请戳
她告诉我们,千年南音可以很好“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