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属支队二大队七中队军械员兼文书 王雷雯
王雷雯,男,汉族,1990年12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士警衔,现任直属支队七中队军械员兼文书。入伍7年来,他铆在强军岗位上,坚持把争当知识型军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着眼“打赢”需要,立足本职岗位刻苦学习现代文化科技知识,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凭着一股勤奋好学的“拼”劲,他从一名只有高中文化的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熟练掌握办公文件处理、PPT制作、PHOTOSHOP操作使用、AE片头制作、EDIUS视频编辑等技能的电脑“专家”。工作之余,他不忘继续拓宽兴趣爱好,自学口琴、吉他、笛子、小号等乐器,为支队培养了多名基层文艺骨干。2009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总队服役期间,2次被评为维稳先进个人,3次优秀士兵,4次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个人先后在武警网、湖南教育频道刊发新闻报道5篇,。2016年9月,,与来自武警部队67个单位的168名“四会”精英同台竞技,通过2个阶段,5个科目的激烈角逐,,荣立三等功1次。
△ 向剑锋
向剑锋,男,1990年03月出生,湖北巴东人,2012年入伍,。该同志任职以来,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中他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重点,用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头脑,带头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因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支队先进基层干部、先进机关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荣立嘉奖5次。从事新训宣传工作,所在单位荣获2014、2015年总队新闻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7月份,,。9月份,,表现沉着冷静,凭能力竞技、用实力比拼,让三尺讲台尽显风流,经过6天的激烈角逐,在总部67个大单位、16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
△ 滕建坤
滕建坤,男,苗族,1987年7月出生,2009年6月入伍,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上尉警衔。入伍7年来,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先后为支队官兵辅导授课120余次,经手重要材料1000余份,多次在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曾参与总队第一届强军“十佳”军嫂事迹撰写工作,被支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滕博士”“笔杆子”。“笔杆子”背后是该同志加班加点后的秉烛夜读,是与战士共同成长时的深切感悟,是深入调研时的不辞辛劳。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他始终把“兵之情”看得最重,把“兵之味”染得最浓,经常与官兵一起促膝长谈,主动利用自身优势辅导教学,提升中队战士文化水平,营造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正是由于对官兵的真知、真爱,对学习的坚定、坚持,让他每次上课都能讲到官兵的心坎,每次谈心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每次学习都有无穷的动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
△ 彭书培
彭书培,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本科学历,,上尉警衔。入伍以来,他勤学善思,先后有15篇文章在《解放军报》《武警报》《武警政工通讯》和《中国武警》等报刊杂志发表,起草的11份经验做法被总部、总队转发,在总部、总队信息网上发表新闻稿件、建言献策300余篇;;他爱岗敬业,克服妹妹病故、个人手术、母亲摔伤、两地分居等家庭困难,一心扑在部队建设上,2015年所带中队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执勤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2016年被总队纳入标兵中队评选对象;他忠诚使命,先后8次参加湘潭地区扑灭山火任务,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与支队官兵一道为驻地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支队灭火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武警报》报道,经验做法被《武警政工通讯》转发。荣立三等功3次,被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先进新闻工作者”和“政工网宣传先进个人”,被支队表彰为首届“学习践行强军目标优秀官兵”,2次被支队表彰为“优秀机关干部”。
△ 张黄应
张黄应,男,汉族,1983年4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本科学历,,上尉警衔。他对党忠诚、立场坚定,认真学习重要论述,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撰写心得体会5万余字,,使官兵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的使命意识,积极做党的理论传播者。他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学深悟透《纲要》,执勤冲锋在前,工作模范带头,生活严于律己,任主官以来中队连续3年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他关爱士兵、热情待人,转化后进15人,自愿为困难士兵家庭捐款1万多元,中队内部关系和谐融洽。2016年5月,参加总队优秀教练员比武竞赛,取得个人第一名、支队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获评“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2016年7月,刚转任指导员一个月不到,,。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
(评审委员会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