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瑜伽)国学之瑜伽课中的教育问题

(瑜伽)国学之瑜伽课中的教育问题

2022-06-28 22:21:21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尤其在国学教育培训中,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正确、阳光、安全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目的为了让孩子的未来能理性、客观、智慧地看待世界,树立健康、向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福·宸  I  图:网络


        在当今国学热的浪潮中,很多培训机构或“私塾”纷纷开设了国学课程,这些国学课程无非几种:

读经(背课文)、书法、古琴、瑜伽、茶道、太极拳等,别无其他。

         简单而生硬的课程添加,带来的是大批阿猫阿狗作老师,粗制滥造的课程内容横空出世。

        今天,我们来谈谈“瑜伽课”,“瑜伽课”是跟“国学课程”最扯不上关系的一种健身课程了,因为“国学”是立足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而“瑜伽”属于舶来品。

        但为什么“瑜伽”竟堂而皇之地步入了“国学”课堂?甚至有些国学班,还办起了“少儿瑜伽”的亲子课?

        根据我在国学教育培训行业的所见所知,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维度的原因

        首先,目前国内国学范本内容空虚,急需实操课程,加之国学培训教师普遍水平低下,所以从经营角度来讲,照搬一套已经成熟的商业性课程,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

        其次,中国人对禅修、佛法、顿悟等语言体系并不陌生,所以瑜伽在强大的商业炒作之下,搭乘“灵修”的顺风车,作为一种神功,进入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甚至步入“国学课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这两个维度的“土壤”已经存在,那么适当地搅拌在一起,炒作概念,完善包装,扯谎宣传,人为助推,则种下的种子就一定会生根、发芽,甚至结果。

        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会把更多本土化的理念掺杂在瑜伽当中,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诸如:五行私教瑜伽课程、二十四节气瑜伽操、七十二候养生瑜伽等。这些装扮的唯一目的,就是模糊舶来品的真实“出身”,令人误以为“瑜伽”就是国学的一部分。

        那么“瑜伽”到底是什么呢?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योग)。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演化而来,因为印度人把男人的生殖器叫做林伽,把女人的生殖器叫做瑜尼,林伽和瑜尼的交合,便是瑜伽,引申为一致、结合、和谐的意思。

        在印度发展史中,最高超的交合技巧,都掌握在特殊人群中,这就是庙妓。庙妓的用处,就是专门供和尚享乐的,且经过一定训练的女性,当地人通常会把她们叫作“圣女”,而她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圣女,这种特异的社会现象,在古罗马及世界各地的历史中,都曾出现过。

        既然是专供享乐的女性,那么训练的基本功就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交合姿势,这些姿势的最终达成,是需要有强大的柔韧性与适当的呼吸作配合的,而且还要意淫,并且全神贯注。这就是所谓的体脑同动,大脑中作出一系列的想象,这一系列妄想都可被称作是“灵修”。人的妄想一旦被神秘文化包装,那么一般人就不会轻易对其有所质疑。       

        那么这种历史文化产生出来的瑜伽,难道真的适合开馆授徒,四处传播吗?

        把纵欲乱交硬说成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这种颠倒黑白的说辞,在商人口中实现,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任何一项“时尚运动”都缺少不了名人明星的推波助澜,空中瑜伽的产生,就备受女性明星的推崇,但把人倒吊,脸憋的通红,就能更好的冥想灵修了吗?人世间到底有怎样的困惑,需要人“倒栽葱”才能想明白?

        盲目地推广“瑜伽术”到底有什么危害?

        台湾一项研究指出,部分长期练习瑜伽者出现脊椎软骨(椎间盘)退化、磨损等问题,30多岁的修练者脊椎已退化如60岁。 同样,时尚文化无处不在的香港,也早在十年前开始关注瑜伽安全问题了,一名49岁女士在中环一家瑜伽中心试玩,练习约15分钟后头晕、呕吐及昏倒,送院后不治,当时有医生估计可能是血压高导致脑中风。

         另外,在港台,各种五花八门的瑜伽投诉也纷纷出现,有位学员称学习高温瑜伽后,疑因高温致皮肤敏感,心口出现红点。不过也有人称,出问题的,都是不正宗的瑜伽培训,正宗的瑜伽不单安全可靠,而且有益身心。很多瑜伽会所还声称能颁发“国际通行”的瑜伽认证,而事实上全世界的瑜伽都没统一的标准,“国际通行”又从何谈起呢?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瑜伽从业者到底撒了多少谎?骗了多少钞票?

        回到锻炼体系来看,现在流行的瑜伽动作有很多是反方向对关节用力,这会对关节造成损害。瑜伽中有大量向后弯曲脊柱的体式,这本身就是脊椎骨对椎间盘的过度挤压,既造成伤病,又促使椎体老化,很多习练瑜伽者最常听到的话就是:“感到疼痛就不要再做下去了,适可而止”,但稍微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当人身体感到疼痛时,伤害已经形成了。

        当然,损伤的症状轻重均是由训练强度决定的,以骆驼式(腰向后仰双手撑地)为例,过度锻炼这个姿态,严重的会诱发瘫痪,因为环韧带是向内打折的,会损伤颈椎,医学上的专业术语,叫作“过伸性损伤”,而没有过度的锻炼,不代表习练者没有损伤,或者很多损伤是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明显显现。

        那么这种问题多多的运动,放到身体尚未发育健全的孩童身上,每位家长是怎样看待与思考的?

        或许有的人会说:“儿童瑜伽”是亲子活动的一部分,是妈妈与孩子一起参加的,肌肤接触、目光交流、语言沟通,可增加母子亲情。那请问?难道母子一起参加没有危险性的活动就不可以了吗?读书讲书、手工制作、棋牌游戏,难道就没有肌肤接触、目光交流、语音沟通了吗?而且国家也针对发育状况制定了各种健身操,如果想锻炼身体,母子一同做广播体操不是更好吗?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尤其在国学教育培训中,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正确、阳光、安全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目的为了让孩子的未来能理性、客观、智慧地看待世界,树立健康、向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一种本就不是本土文化产生的,且BUG无数的培训课程强加在“国学教育”当中,难道教育真的可以为了钱,就放弃标准,甚至是底线吗?





福·宸

和他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