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 ,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 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 ,“后 ”代表, 首任社长,与 、 、 合称为“清末 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 为一炉,被誉为“石鼓 第一人”、“ 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 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 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绘画题材以 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 指点,后又参用 画法,并博采徐渭、 、 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 ,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主张“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 。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 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1995年9月12日建成开馆。坐落于上海浦东川沙镇附近华夏文化公园,占地6亩,按原上海山西北路吉庆里12号吴昌硕故居式样建造,为二层石库门建筑,辟有“艺术生平”、“作品陈列”、“卧室”、“画室”、“海上画派”5个厅室。建馆后,经常轮换陈列吴昌硕书画篆刻作品和有关生平活动史料,以及吴昌硕的艺术创作用品、生活用具等,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多次举办中、日、韩三国书画篆刻交流活动。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 、潘天寿、陈半丁、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1]。
齐白石一生追慕吴昌硕。《白石诗草》中,齐白石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又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齐白石
吴昌硕与齐白石相比,其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金石气息要比齐白石更厚重,气息更为雄强、朴拙。而齐白石更多的是一种雅致和清新。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两人在创作心态上也不大相同。也许是性格使然,或地位使然,当时吴昌硕是海上画坛第一把交椅,整个中国画坛的擎大旗者。而齐白石刚到北京时,一开始他的画没人认,后来有人认了,画价高了又被讥为“野狐禅”,一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与之相匹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才被完全认可,有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他的年龄也大了,画风已然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吴昌硕的画里总能有一种大气淋漓、唯我独尊的感觉。而齐白石的画里总有一种小媳妇讨好婆婆的感觉,要考虑市场和买家的喜好。齐白石总想把画画得尽善尽美,画得漂亮;而吴昌硕总是随心所欲,自然而然的呈现自己,甚至有的画像是没有完全画完,直抒胸臆后就直接放在那了,这是何等的大气和真实。所以收到广大藏友的追捧,爱好有佳!
尽管高价较少,但2015年春拍中,仍有亮点呈现。尤其是在近现代书画商场中,潘天寿和李可染两位近现代书画大师分别创出亿元天价。
其中,潘天寿《鹰石山花图》经过剧烈争夺,以2.79亿元发明潘天寿著作拍卖纪录,李可染革命圣地山水巨制《井冈山》也以1.26亿元的超亿元高价拍出。
而北京匡时拍品石鲁的《桃妮》,经过多番剧烈竞价后也以2185万元成交;齐白石的《放牛》以2012.5万元成交;张大千的《琵琶行诗目的》,以1587万元成交;傅抱石的《武则天》,以1322万元成交;黄宾虹的《春江归棹》,以1085万元成交。
由于存量大,时代近,真伪相对易辨,近现代书画一直受到各路买家的火热追捧,招引了资金的重视,变成春拍中的抢手。
近现代大师精品的争夺无疑变成本年春拍中的一大亮点,不少人忧虑近现代书画报价太高了,单个现已超过了古代大师的价位,报价有“倒挂”的嫌疑,但整体而言,近现代书画行情整体还将是“趋热”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本年春拍中,近现代大师的赝品也不少,一些投机客趁商场行情好来借机兜销假货,买家对此应有清醒认识,避免上当受骗。
吴昌硕先生绘画著作的个性,尽人皆知,色酣墨饱,厚朴苍劲。也曾创作水墨花卉:墨梅、墨兰、墨荷、墨竹、墨松柏、墨牡丹等等,而墨桃、墨葫芦较少见。这组水墨花卉的主角:桃实、葫芦、枇杷、葡萄,这些果实,缶翁仅用墨色圈圈点点,简洁凝练勾画而成。似画似写, 寥寥几笔,便呈现了这些山林佳果质实丰茂的天趣。由于吴昌硕先生的绘画是经诗文、书法、金石篆刻的几十年沉淀后,融通修炼而来。赏识这些简笔果实,自然能品尝出厚重稚拙的金石篆刻印迹和雄壮圆熟的石鼓文笔意。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是美术史学界在20世纪的末期广泛认同的“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其特点是坚持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语言方式——笔墨方法。笔墨方法不仅包括写意画的笔法墨法,也包括工笔画的“骨法用笔”以及相关的晕染法。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陆俨少、李可染、傅抱石以及晚近许多中青年画家,都属此类型。
吴昌硕,1844年生,1927年逝世,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他的别号很多,缶庐、苦铁、大聋、老击、老苍等。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上海。中年后始作画,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取法徐渭、朱耷、李 ,并受赵之谦、任颐的影响。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他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工诗、书法,擅写“石鼓文”,精篆刻,远宗秦汉,近取浙皖精英,自创面目。
吴昌硕的作品以大写意花卉的成就最为突出。竹是吴昌硕喜欢描绘的对象之一。他画竹主要用“金错刀法”,直落中锋,劲如刻铁,并且其竹叶的组合也并不求“个”、“介”,而是一挥而就。从吴昌硕竹画上,不难感觉到其作品气度在浑、风貌在拙、魂魄在雄,笔下豪迈跌宕、畅快淋漓。
吴昌硕字画价格多少
2000年至2003年吴昌硕书法单位价格指数约为3w元/幅,2004年开始上扬走高,2005年秋实现一个小突破,单位价格指数上升为14.58w元/幅,2005年10月24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吴昌硕 1926年作行书诗册(册页十开)”以114.48w元人民币成交,为首件成交过百万元的书法作品。该作挥洒利落、精力充溢,属晚年书法中之佼佼者。
此后吴昌硕单位价格维持在10-15w元/平尺的位置,到2010年春开始出现一波市场行情高峰,2010年12月3日,北京保利上拍的吴昌硕“花卉屏风十二扇”拍出了3696w元,创造了吴昌硕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紧接着,在2011年西泠印社春拍上,一件吴昌硕“花卉18开册页”也拍出了2875w元的高价。
吴昌硕字画作品特征
吴昌硕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巨匠。他真正从事绘画艺术较晚,但却能一起步便直入文人画的殿堂,逐步攀登上绘画艺术巅峰,为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开启了新纪元。其艺术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其一,吴昌硕生长在诗书之家,自幼家庭熏陶自不待言。其二,吴昌硕在金石、篆刻及书法方面的深厚功力,是其绘画艺术能借古开今的重要条件,也是他绘画艺术面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三,吴昌硕深通画理,主张“画当出己意”,重创造精神。其四,广泛交游,切磋相长。
吴昌硕的绘画以篆印入画,格高韵古,元气淋漓,动人心魄,使观者为之心壮。王森然《吴昌硕先生评传》谈吴昌硕日:“盖师于浩博之自然、俊伟之人格与诚挚之情感,雨承于伟大之精神也。其经历名山巨川,得天地之奇气,披读万卷书籍,摄古人之精华.摆脱一切纷靡,养内心之元神.运其奇气元神输送之笔端.留其迹象于纸上。故其章法、笔气、墨韵,无不奇特,无不饱满。”
吴昌硕之画震人心魄,其根本关要在重气。昊昌硕画的布局大起大落取对角斜势,用枝干衔接以增画面气势.注重画面错综回应,枝干交播.以顺应逆,以抽藏, 巧,且于题款纵横、长短,用印的多少、大小、朱白、位置都与布局气势统盘处置。他曾说:“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吴昌硕绘画布局,得益于金石篆刻修养甚多。
吴昌硕绘画的艺术特点,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不似之似聊象形”为宗旨,以篆法入画,所谓“强抱篆隶作狂草”,极力发挥书法“写”的表现性,以“意造”为法,“惟任天机外行”,以达到“心神默与造化能”的境界,“宣郁勃开心胸”以泄他胸中浩荡之气。
吴昌硕之画以松梅、兰石以及竹菊杂卉为主,喜画藤本蔓类植物,间作山水、人物、神佛,大都自辟町畦,独立门户。“梅花性命诗精神”,“苦铁道人梅知已”,吴昌硕喜写梅花,与别人不同。他的《沈公周书来索画梅》诗,对自己的篆法写梅非常自信。吴昌硕画梅求取“出世姿”,“要得古逸苍冷之趣”,“要冰肌铁骨绝世姿”。
吴昌硕大气磅礴的绘画艺术,体现了中国画笔墨所达到的境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民族魂魄,创造了近代中国画艺术史上的高峰,为光辉的中国艺术史立一丰碑,昭示后来者应不懈奋进,再创造中国画的新境界,使其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徵集範圍:
△中國書畫、名人信劄
△古代陶瓷、明清及宋元瓷器
△竹木雜件、青銅佛像、钱币邮品
△名貴珠寶、玉器及名牌手錶等
私下交易:17310132672
△手機:17310132672
△微信:1731013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