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诗坛扫地僧!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诗坛扫地僧!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2021-10-28 01:25:50

摘要:雷海为就是最好的激励!

4月4日晚,

朋友圈突然被一位外卖小哥刷屏!

这个“雷海为”,究竟何许人也?


原来,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昨晚落下帷幕

而一路过关斩将,

击败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的

正是这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外卖小哥!

连董卿也忍不住称赞!


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在与上一季亚军、

北大硕士彭敏的“最终对决”中

雷海为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在现场的阵阵惊叹声中夺冠

也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钦佩和赞赏



攻擂资格争夺赛:雷海为对决张战锋



对手彭敏这样评价雷海为:

“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

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

但是他一旦出手

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难能可贵是诗心


外卖小哥为何能逆袭夺冠

为何有如此深厚的诗词功底

说简单也简单——雷海为是真的喜欢诗


十几年前,他没有多余的钱买书

为了能读诗

他到书店把诗背下来,回家再默写

就这样积累了八百多首诗词


现在,作为外卖员

他和大多数从业者一样

勤恳打拼,工作繁忙

但还是会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间隙读诗

而一天花在吃饭上的时间

三餐加起来不超过半小时

钱数不多于25块



一般人很难想象

在这种条件下

雷海为还能坚持学习这么多的诗词

并积攒下一身卓越的诗词功底

这该有多么大的热情和恒心

又该付出了多少异于常人的努力!


主持人董卿也不由赞叹:

“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如此辛劳奔波也并不富裕的日子里

还能够有这样一颗爱诗的心”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雷海为1981年出生

老家在湖南

现在是杭州的一位外卖员

为了工作方便

他和其他几个外卖小哥一起

租住了不足8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

一个铺位只要700元



雷海为对诗词的兴趣

是父亲从小培养的

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

贴在厨房的墙上

教他朗诵

他说,

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

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雷海为最喜欢李白、姜夔

最喜欢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每天都遵循着这样的生活轨迹:

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和中饭

10点多到下午2点多在外奔波接单

快到3点回来吃中饭

顺便给电动车换个电瓶

这时候,有一小时宝贵的午休时间

他拿来看书

他最近在看的

是王力的《汉语语音史》



董卿这样感叹道:

 “你所有在日晒雨淋,

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

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

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也许平凡生活里的爱和倔强

才是最好的诗和远方


从一个到书店读诗、抄诗的外卖小哥

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擂主

雷海为用了十三年的时间

将诗词沁入心田,化作春泥

与其融而为一


他说:

我当时读诗

纯粹是出于对诗词的热爱

去读、去背

去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我真的没有想到

十三年前的读诗背诗

能够让我站在央视的舞台上


而这,让我们更加坚信

诗词拥有不朽的力量



雷海为的故事让我们懂得

真正的诗意

不应该只是优雅时光里赌书泼茶

莳花弄草的那份闲情逸致

而更应该是纵使身处困顿

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正如王尔德的一句话: 

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

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

也许最珍贵不过的

是沉静与坚持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再平凡的生命

都有权利去追寻不平凡的光芒

而雷海为就是最好的激励



栏目主编:张武文字编辑:卢晓川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雍凯



原标题:外卖小哥:在诗词里做个侠客

  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九场的擂主,外卖小哥雷海为彻底火了。这位相貌平平的80后小哥,因为多达800首的诗词储备量而在这一季大会中先后两次冲出百行团,最终在第九场攻擂成功。

  昨晚,作为单期擂主,他在《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场总决赛中登场并击败彭敏、任自豪等实力雄厚的选手,一举夺冠。不过,对他来说,肇始于14年前的与诗词的独特缘分,更值得珍惜与品味。

  没钱买书,到书店背诗

  雷海为的微信头像,是1984年TVB版《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由周润发饰演。雷海为与诗词的缘分,其实离不开他对武侠的热爱。

  2003年,雷海为在上海打工,偶然间看到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侠客行》,剧中用了李白的《侠客行》但不完整,他很喜欢,想要找到这首诗的全文,却苦苦遍寻不得。2004年,他在书店偶然翻起一本专讲诗词格律的书,书里居然有《侠客行》全文,他大喜过望,赶紧背下了这首诗。

  “那时收入不多,舍不得买书,就经常去书店看诗词的书,看一首就背一首,回家再默写下来。如果有个别字句有错漏,下一次再去看,再背。”20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别的爱好,从那年开始疯狂背诗,到如今积累了约800首诗词。2006年,因为原先的老板改行,手头的工作做不下去了,雷海为需要重新寻找生计。想起诗词里描绘的杭州美景,他动心了,“既然杭州离上海这么近,为什么不去看看?”他打包行李来到杭州,几经周折,最终于2008年在杭州做起了快递小哥。

  白天工作时,他和其他快递小哥看上去没什么不同,靠一份份取件送件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到了晚上,工友们都玩手机游戏,他就静静地读诗。后来专职送外卖,他的碎片时间更多了,“送外卖有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除此之外就比较空闲了,我就拿这些时间来背诗。”等餐的时刻,等红灯的间隙,他得空就在心里默背,“能背一首是一首,背住了,那一天都很高兴。”

  诗词蕴含太多人生道理

  雷海为经常带在手边的是《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名句三百》《宋词故事》等也经常翻阅。他最喜欢的诗人词人也来自唐宋时期,“诗人最喜欢李白,因为他豪情满怀、潇洒浪漫;词人最喜欢辛弃疾,他也是豪情代表。”他喜欢的诗词风格是豪放型,也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先贤,人如其诗。

  除了读诗,雷海为还喜欢汉服,业余也学着演奏笛和箫。休息日,他会和朋友们一起穿上各自准备的汉服,去杭州城里那些古色古香的自然风景里赏景,也会前往图书馆或博物馆,去参加那里举办的民乐演奏会。从古琴到洞箫,从西湖到大运河庙会,连黄龙洞他都前后去了九次,就是为了那里的传统民乐演出。在雷海为看来,不管是古诗词,还是民乐、汉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现。他直言自己喜欢诗词并不是因为诗词营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是诗词宝库中蕴含了太多人生道理,“在诗词里我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也能学会如何为人处世。”

  参加汉服活动时,雷海为的衣服有个专属名称“裋褐”,上衣下裤,“是古代老百姓穿的”。不像其他汉服爱好者喜欢穿士大夫穿的长袍大褂,他说“这就是最普通的款式”。穿上汉服时他还会背上笛子,猛一看这样的造型,还以为是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他的微信头像是周润发扮演的令狐冲,朋友们有时喜欢叫他“令狐”。也许,那个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最为知名的侠客令狐冲,恰恰是雷海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期待。

  阅尽世事才能浩然于胸

  当雷海为揣着一本《唐诗三百首》边送外卖边背诗的情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现场大屏幕上播放时,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坚韧的年轻人投以钦佩的目光。尽管是第一次登上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舞台,但那超越年龄的成熟,也让雷海为成为这场比赛的一个特殊存在。

  第四场第一次冲出百行团时,雷海为与对手在“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环节过招,丰富的诗词储备量令人咋舌。今年的百行团选手中不乏前两季“诗词大会”的种子选手彭敏、陈更,更有新一季黑马任自豪,而赛制也要求今年必须是在百行团中答题的第一名才能具备攻擂资格。“去年其实只需要是前四名就可以了,如今难度大了很多。”雷海为透露,选手们私下交流过,在备选参赛团中答错一道题还有可能成为当场第一名,但在百行团就必须准确率是百分之百,且手速还要最快。

  第九场雷海为再次登台时,观众为之欢呼鼓舞,“海为海为,平地惊雷。”而这一场他大气稳定的发挥,也为通往总决赛的道路赢得了门票。从一开始坚定地要来参赛,到如今走到了最后,并且夺冠,雷海为自己其实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说还会继续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工作,“还是外卖小哥,还是很爱诗词。”相比同台那些略显野心的竞争者,雷海为的淡定有一股超然味道,“生活如旧,能不能赢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能融入这个过程,享受和诗词有关的一切,就很知足了。”

  不少观众在看完节目后感慨,雷海为在节目中的表现可以用“不卑不亢,泰然自若”八个字作结,“诗词对人的意义不在于死记硬背,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遭遇、心境、喜怒哀乐。只有阅尽世事,才能把古人的意境‘浩然于胸’。雷海为是真正读懂了诗词的人,他愈是淡定,我们愈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