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百花迎春作品展播【第二十一期】作品赏析
陈丙利
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湘南野趣》68x68cm
中国画的水墨晕染可以创造出无数种的意境。陈丙利通过湿笔的晕染,在忽浓忽淡间描绘出了树木的形态,以及赶路的人。作者在创作时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笔墨在纸面上跳跃,树木枝叶在伸展着舞姿。艺术形态丰富且趣味性十足。
《湘南野趣》作品构思别致,以笔墨为骨架,取象寥寥,笔墨简括,作者善于皴染并用,色墨交融,以影见形,构境虽显淡而实含沉厚,画面整体感强。作者坚持文人画艺术创作道路,意境清幽、笔墨醇厚,别开生面。画面从自然物象中寻觅造境之契机,在朦胧中营造出别样的心灵镜像。
陈军琪
《亘古长城》68x68cm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陈军琪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情系浪漫的情怀,《亘古长城》在单纯宁静的外表中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积淀,表以朴素的东方精神,作品中寄寓了中国的人文情怀。画面用写意的笔触和西方色彩的光影和坚实的形体造型,表达浪漫抒情的意境,如诗般地画幅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传达出画外的之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徐水平
中国国家画院二级美术师,艺术博士
《王维诗意图》69x69cm
唐王维《山中》写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画意正是诗中的写照。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傍着溪流,蜿蜒曲折,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作者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不但描绘出溪水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坡脚间处松林交荫,掩映着山居茅屋。
《王维诗意图》以古诗入景,峰江幽深,云烟弥漫,画面中,山石以干笔皴擦,苔点密集。云气以淡墨渲染,设色古雅,淡墨层层混染,画面显得十分浑厚深沉。此作皴法较少,以晕染为主,气韵生动。
陈远华
徐悲鸿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蜀山烟云图》69x138cm
蜀山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引人入胜。这里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清代庐州府学正朱弦咏蜀山曰:“春山艳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光澹淡欲卧”。画面中,那一座座高山高耸入云,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
《蜀山烟云图》以大场景的构图,展现出了蜀山的壮丽之景。山石用笔细致,在中锋、侧锋的勾勒、皴擦中堆砌成山,块面感强烈,山石以浓墨晕染,增加了蜀山的厚重之感。山中那一片片的绿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活跃了墨色。画面中大面积的留白,表现出了水面和云雾,给山石留下了空间感,让画面充满了仙气以及增加了动态。连接着山与山之间的吊桥,是人们与自然更近距离接触的工具,让画面在写实与写意中相互渲染。歌颂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范一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清风》69x69cm
仕女画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中,三位古代仕女衣着飘逸,举止优雅的在清风中与乐为伴。她们吹着笛子、敲击着鼓点、翩翩起舞。画面清新亮丽,让人耳目一新,女子一切美好的向往都在这里体现出来。
《清风》通过寥寥几笔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动态轮廓,打破了中国传统画题材与意味的恒定性与不变性,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从而拓展了中国画如何更好地表现当代的视野。它熔铸了作者匠心独运的思考而极富创造性。画面中人物自身的精神特质、心里状态,以及在艺术性的传达上,都十分地完备。作者赋以画面一种隐喻,折射出当下女性精神世界的反思。
陆学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中国画协会理事
《憶皖南》69x69cm
皖南古村落——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地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画面中,通过墨色的晕染表现出了徽派建筑的特征,远处的用墨更是简洁,却使人仿佛看到了庞大的古村落群。淡绿与淡黄描绘出了一片青草与稻田,它们环绕在村落周围,表达出了人们的富足与安康。江水水面平静,小船在岸边停靠着,一派悠然自得之境。
《憶皖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皖南景色眷恋之情。将皖南景色定格在这一刻,表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用艺术的眼光去表现自然,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自然,不仅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古村落的主题。
郑美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富贵长春图》扇面
牡丹的富贵之态与生俱来,其华而不虚,贵而不俗,艳而不妖,一身傲骨正气,寓意着富贵吉祥。画面中的牡丹粉嫩嫩的,在叶子的衬托下娇艳动人。作者有意留出枝干穿插的位置,根据叶子的生长规律,三五成组,大小兼用。画面水份把握的很好,干湿结合,用笔迅疾,表现出了枝叶的出枝方向,顾盼姿态,气韵生动。青石在花丛之后,仿佛侍卫一般为牡丹花遮风挡雨。作者通过画面的表达,寓意着富贵长春之意。
《富贵长春图》用笔潇洒,着墨浓重,水墨淋漓。画面构图饱满,在扇形的形制下展现牡丹,充满了诗情与画意。作者所画牡丹枝、叶、花相得益彰,栩栩如生,在似与不似之间刻画出了一种典雅宁静的气息。
郭东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
《繁华晓露》90x90cm
画面将老藤新枝重新组合,准确地表现出树杆苍劲与细枝柔韧的不同。枝条的交叉、造型穿插,赋予了构图以现代意味,再通过点苔、点花、点叶的分布,使画面点线面各要素合理搭配,相互呼应,产生韵味。作者大胆运用色块之间的相互结合,让他们相互碰撞,色彩鲜明亮丽,对比强烈,艳而不俗。作者利用笔锋提按顿挫的变化,让观者感受到行笔的速度和节奏,挥洒出气韵贯通的畅快感。
《繁华晓露》“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画面崇尚笔墨语言的意趣,强调寓意和抒情的形式,给人纯朴、率真的印象。作者通过笔墨写真性情,努力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传达新的感觉,艺术语言不落俗套,有新意。画面于线、于点之间,有骨有韵,有墨有色,谱写出了一曲繁华的壮丽之歌。
衣惠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紫气东来》136x68cm
李白《紫藤树》诗中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表现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画面以景喻意,表达了春天的降临以及年年有余的祝福之情。
《紫气东来》的画面虽然以静止的事物取材,但是处处能看到流动的气息。画面中紫藤花被风吹动着、鱼儿游动着,就连没有丝毫表现出的水面也能感受到在流动。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以静达动。紫藤苍劲的用笔,有一种力透纸背的感觉,而鱼儿的晕染又体会到了柔美之情。作者通过各种的对比,让画面充满了灵气,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刘玉璞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馆专业画家
《黄山观云》103x69cm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攀上黄山远眺,目之所及,无不是茫茫云海。山峰在云海的包围下巍峨雄壮,松树精神抖擞的在险境中生长着,触动每一个人的心。
《黄山观云》画面在构思、构图、设色及用笔用墨上法度严谨、朴拙厚重,在空间、虚实、整体留白上,节奏感强,生动耐看,画面整体雄浑壮阔、不落俗套,形成了悠然自得、潇洒豪放的绘画风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塑造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气氛,并充溢着一种深邃的幽趣。由妙境而入神境,而后归之于化境,达到一种逍遥澹荡的艺术境界。
“2018百花迎春作品展播”日播节目,书画频道于1月20日起,每日7:50、13:50、22:00、次日清晨2:30播出,书画频道网站www.shtv.net.cn同步直播,敬请收看。(北京173频道、上海131频道、广东126频道、深圳110频道、重庆107频道、山东133频道,其它地区频道号请浏览书画频道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