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全竹笛浅谈之二
为什么说竹笛(简称笛子)基本功,就像一场马拉松?笛子与马拉松,笛子基本功与马拉松有何内在联系?带着这诸多问题我们来个“关公战秦琼”,“拉郎配”之基本功如马拉松。
一、问题的提出
文体项目,无论是哪一学科、哪一行当、哪一门艺术,都要以基本功为基础、为前提的。如体育中短道游泳50米项目,如田赛上投、掷、跳等运动,瞬间完成;又如中长跑运动,尤其马拉松运动,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的。但无论长与短、大与小、田与径、陆地与水上项目等无不是以基本功为基础和前提的。
再如器乐中无论是中国民乐,还是西方洋乐,抑或其他类乐器,共同的特点也都是也必须是以基本功为基础、为核心的。
没有基本功的艺术与运动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是短命的。应该说文体艺术如此,世界上任何艺术皆如此。
那么,为什么在论述笛子基本功中要谈到马拉松运动呢?
先说下笛子吧。
当演奏家或演奏者精湛的表演中,观众和业内给予的赞扬首先是:这功夫!这基本功!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便成为评价一个人表演一种技艺基本功的规律性表述。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可见,笛子基本功的特殊重要性!
笛子的基本功,按照笛子界前辈、专家、教授、名人等所总结概括的是气、指、舌、唇四大类功夫。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马拉松运动,再比较笛子与马拉松的二者之间的联系。
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下面,我们类比笛子与马拉松的共同之处。
1、 二者都很“长”。马拉松42多公里的距离可谓运动中的长跑之王!笛子相对葫芦丝而言难学不易入门,而葫芦丝最大特点入门快。民间有“千日笛子百日笙”(我绝无贬低“笙”之意思),可见笛子学起来乃至初学成至少三年以上。不可谓学起来时间不长吧。尤其这三年以上多在练学基本功上。
2、二者都需要耐力。马拉松无耐力肯定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完成的;而笛子,尤其笛子基本功阶段也是比耐心、拼耐力的学科之一。
3、二者都需要过硬的气息。“气”则人之呼吸,一分钟达几十次,无则生命息;异则病疾矣。马拉松需要强大的气息来维持与坚持,创造优异成绩更需过硬的气息支撑和创造;笛子,气指舌唇四大功夫与气息之相关的占三项。吹笛子,吹的是“气”,练的是另类“气功”。气通百通、气息饱满、气贯长虹是笛子的功力所在。
4、二者都很复杂。所谓“复杂”是相对而言的。马拉松与百米跑即长与短之区分,长的复杂只有深谙马拉松之人才可体会的。而且是身体、技术、心里等等综合素质的绝对要求才可做到的;笛子的复杂,还是说例子吧:西方乐器王子——钢琴,有4岁神童登台表演了;可4岁神童再“神”也还没有开始学吹笛子呢。为什么?吹不响!即使吹响了,手嘴并用,综合进行中困难重重。从年龄段小者学吹笛子看,入门很难,就是由于相对复杂,即使是年龄略大些,吹响、吹饱满也是一个大课题。
相对弹、拨、拉器乐而言,笛子嘴手并用,则多了道“嘴”上的工序;即便相对同为吹奏乐的其他乐器而言,无论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抑或其他乐器,笛子由于比较特殊复杂的竹制边棱型吹孔上吹奏,吹进笛管发声仅进一多半气息,跑一少半气息。从这一点上看,类比其他吹奏乐,笛子费气、费力,尤其长音、超高音、特殊指法等的演奏上,更需气力。
有人会问,那么,可否把气息全部灌入笛子吹孔中?回答是不可以的。这就是中国民乐——竹笛!这种哨吹法,这种吹气几乎半进半丢的吹奏方法,就是——笛子!
另外,键盘吹奏乐一般高音有高音键,低音有低音键,而笛子有些音符是在一个指法孔上出现了两个八度音和若干泛音的,从这一点上分析也相对复杂多变.而这种复杂多变又是笛子特有的“神奇”!
5、二者都必须靠“坚持”!
一百米跑,谁都可以跑下来,只是成绩优劣而已;而马拉松可不是人人都可能跑下来的。为什么?缘于很难“坚持”下来。坚持完成,则需超强的毅力!
笛子也是如此,业余学者不坚持是很难完成的。一而鼓,二而衰,三而竭。不是靠坚持坚持再坚持,非衰即竭,半途而废。“废弃”在哪里?仍然是在基本功上。
6、二者都是“慢”功夫。
马拉松若要如百米和400米等短距离运动,一气呵成,瞬间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42公里多的距离,相比较而言是慢功,专业男女,都需约2个半小时左右跑完;业余者需3个小时甚至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笛子,尤其基本功阶段的练习也是如此,尤其在打基础阶段,对有些练习曲、独奏曲的练习,对有些重点乐句的掌控,对每个技巧的熟透,对各个环节的把控,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等等,都要以“慢练”开始,以“慢练”进行,以“慢练攻关”。
千炖豆腐万炖鱼,是老人们常说的烹制方法,一种对实践的经验总结。
笛子基本功阶段的练功,从慢练开始是一剂苦口的“良药”,练起来很慢,必须细嚼慢咽,但实际上会在“慢”练中熟透,掌控后扎根,为以后的“快”打下牢固的基础。如五七声音阶练习,无论是连音,还是双吐练习;或是连吐结合练习;抑或跳跃练习,开始慢练,熟透掌控后渐快便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练成练好!因此,慢与快、难与易、进与退、上与下等是辩证统一的。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五七声音阶连音的上下行中的几个高音小节,开始气息两口气,还难以支撑完成的情况下,这些高音区域要分解慢练,每句、每节甚至每个音符要逐一分解慢练,各个击破才能够突破此关。所以,慢下来练,分解练,一个一个重点练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慢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好方法,是笛子这一科学学科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奠定基本功的有效途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练功面前人人平等!客观规律面前人人平等!
当然,慢与慢练不同,慢练不是磨洋工,不是无休止的慢下去。我们持科学的态度学笛子练基本功的这种“慢”是为了更好的“快”,更能够练就扎实的笛子基本功功底!
有计划、分步骤、有目标地进行慢练,才会取得预期的最佳效果.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有一个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安全事故:十次事故九次快!学练笛子基本功中,抑或练曲中也是有很多反面案例,急于求成终不成功,皆源于“快”,因此,练基本功怎一个“慢”字了得!
中国当代著名的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桥教授在教学中也非常注重相对的慢下来练功这一理念与原则。所以说,慢下来练是练基本功的好方法之一。
7、二者都需要过硬的基本功!
这才回归到本文的论题和论点上。没有基本功,二者无从谈起;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二者便无超强的艺术魅力;当然,千才万艺都靠基本功为支撑点,只不过在这里,本文用马拉松与笛子之间的类同点,来阐明基本功的更加之重要性,来阐明基本功在笛子中特殊的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若干现象
笛子基本功问题是老生常谈。然而,这老生常谈却让许许多多业余爱好者忽略而又忽略。这就是本文论述的缘由。
现象一:这是学习笛子的两个“马拉松”运动员:一个练基本功,一个不练基本功。前半程或前15公里吧,似乎不练基本功的较快,可以吹奏10余首小歌、小曲、小调;而练基本功者以基本功练习曲为主,适当吹几首小曲、小歌。外在上看似乎没有不练基本功者吹的歌多。但过15公里,尤其过半程后,练基本功的功夫大显身手,不仅仅是练习曲、小歌、小曲、小调,还会渐以诸多独奏曲演奏展现,水平突显,质量提升,艺术含金量相对提高;而不练基本功者则在水平提升的质上,基本无进展,仅是数量上多了小歌、小曲、小调些而已。其实,在内行眼耳中,不练基本功者的小歌、小曲、小调吹的也不到位,也不标准,根本谈不上艺术品位。
我们也可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不练基本功的“马拉松”运动员也能跑到终点,也能最终演奏《扬鞭摧马运粮忙》,这里也有个时间上的快与慢,即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之分;质量上也有规范与否、规矩与否的问题。
上面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现象二:有许多笛子朋友,经常说,吹《扬鞭摧马运粮忙》为什么不像,吹得乱七八糟的。问:哪儿乱?答:哪儿都乱?问:为什么?……没有很好的练习基本功,直接就上《扬鞭摧马运粮忙》独奏曲,必然会乱!且不练基本功,永远都会乱!《扬鞭摧马运粮忙》的浓郁北方火爆喜庆豪放欢快特点,其技巧多多。但最主要的是“历马吐”。即历音、仿马和吐奏等。
没有很好的从气、指、舌唇四大功课入首,没有较为系统的练五七声连音练习曲进而练历音练习曲,没有真正刻苦练习单、双、三吐,没有努力锤炼中不同的仿马的内在功力,吹出来的绝对不是历、马、吐,倒真的让听者、让自己“立马吐”了!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没有基本功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却确牢固在深深的根基之中。
在笛子界中都津津乐道《竹子的启示》这则哲理典故:
一种生长在中国最东北边的竹子叫毛竹。用了4年的时间,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它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了15m。其实,在前面的4年中,它将根扎在土壤里延伸的数百米。
学笛如此,做人更如此。不需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学练笛子需要基本功,多少人没熬过那3cm,多少人忽略了基本功?!
竹子还告诉我们,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杆。晾衣杆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同是一片山上的竹子,为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格昂贵?”笛子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刻。”
只有深深地扎根,只有牢牢地的打基础,才能健康成长、成林。只有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才会成竹、成才。竹子如此,练笛如此,人生亦如此!
应该指出,前面用学笛子的两个马拉松运动员举例,那位不练基本功的,想练笛成功,终究还要回头大补、恶补基本功的,还要回归到规范、规矩的基本功训练中来。还要进一步指出,即便水平提升,成为演奏家了也要时常苦练基本功的,这就是科学艺术的客观规律!
三、基本功基本练习内容
如何练习笛子的基本功,即如何入手?各大笛子专家、教授、名人、导师都各有著书立说,既系统而规范,严谨而科学,实用而理性,条理而成熟。
我此文是论文,即论述的是基本功的重要性、普遍性与真理性,因此,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具体化挂一漏万点到一二。
很多专著把笛子的功夫理论,高度概括为:气、指、舌、唇四大类。下面根据我个人经历以及教学经验,从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中突出重点概述如下:
(一)长音练习。长音练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长,二是气控。初学者要练“长”,有了一定水平者可在气息控制上下功夫。长音之长,这是初学者必须进行的练习。我向来反对有人提出的长音不必在长上下功夫的观点。
我界定初学者是说在刚开始学笛子的情况下,认识了笛子,初尝了音阶,便要开始练习长音,目标即“长”。我针对的对象是“初学者”,我说的长音是初学者的基本功之基本功,是必修课。恰如声乐者练嗓,练武者站桩,舞蹈者压腿,气功者五心朝天盘坐一样,初学者的长音练习一定要“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长音开始练长,才会有音的实、平、稳,才会有好的音色,才能圆、通、亮、美、透。长音练习,从长的考量来看,可分为20秒、35秒和35秒以上三个阶段。
其次,长音在有了一定长的基础上,逐渐向气息控制上练习。一方面有了长的一定基础后,口腔肌肉适应了气息的长劲儿;另一方面,有了长的能量与能耐开始向可长可短、可弱可强、可高可低、可大可小的随心所欲而仍在规矩中的笛子音色、气息控制上下功夫;同时,为气震音练习、为装饰音练习、泛音练习、吐音练习和循环呼吸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无长则无连音,无长则无实、平、稳,无长则无音色美。
(二)五七声音阶连音练习。在音阶的练习上,在连音的练习上,五七声连音练习必不可少,必须的!这是活指的必修课!一般讲,从练习时间上看,五七声连音练习每天练1小时以上,要至少练三个月;从练习的速度上看,要逐渐达到一分钟120小节以上;从气息上看,要两三口气完成。从质量上看,五七声音阶要级进式进行,不可丢音,不能级跳。见下图:
本节上面的练习是选自赵松庭先生的《笛子演奏技巧十讲》。
下面是音阶跳跃练习,见下图:
五七声音阶连音等练习练好了,为历音和循环呼吸,尤其乐曲的表演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气锤丹田练习
所谓“气锤丹田”,是从“气沉丹田”演变而来。这是根据诸多前辈、老师、专家的经验,我编辑整理出来的。
气沉丹田,说的是腹式呼吸,一改胸式呼吸,即将气沉到腹部(肚脐眼下约一寸处)。理由是腹式呼吸,吸的气要下沉到腹部,这样会在小腹处积蓄持续多些、长些,用时相对更省力、方便些。由此,由“沉”至“锤”的演变成一种练气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气锤丹田具体操作是:以全按5为例,用单吐吹高音5与高音6,一次一个,十个一组,一练十组。一吐一顿,一吐一锤,即吐高5或高6时,同时气沉到腹部,每吐一沉,当吐沉十个一组时,即感觉到了哪里是腹部丹田,也感觉到了每吐一次如同铁锤一样,砸在自己的腹部处。十组后就深觉疼痛。练习一周感觉不疼了,两月后,气锤丹田,相当汗爽,进而把腹式呼吸打牢打深。
(四)单吐、双吐、三吐练习
你“库”了吗?你练“库”哭了吧!你“库”的真酷了吧!一一这是我回答笛子初学者如何练双吐的一句话。
笛子吐奏,尤其双吐练习如何练,又如何练好?且能抓住重点少走弯路,我的实践和我教学的实践证明,抓住“库”重点,吐奏已过半。
吐音基本分单、双、三吐。双吐是重点;如何突破重点?单“库”是重中之重!
双吐是由两个单吐中的“吐”与“库”组成的,“吐”的发音是舌尖,“库”的发音是舌根。往往略长些的双吐练习或一段双吐演奏,都会在长段落的后几小节出问题的,都是在后面乱套的。如《春到湘江》、《秦川抒怀》中的双吐句式,、《深秋叙》的吐奏段等等,问题都出在后面。《扬鞭摧马运粮忙》引子中两小节多的双吐也如此…………除气和指法因素外,问题多出在双吐的“库”上舌根不灵活,或者根本没练吐音基本功抑或练的少加上不规范,一句话,没有抓住重点即“库”的练习所致。
原因查出,该如何练习?
1、单库音阶练习。
在吐音练习中,开始的必定是单吐的“吐”,单“吐”后一般直接练习双吐了。而往往忽略了单吐的“库”。
单吐的“吐”后,就要重点练习单吐的“库”。
那么,单库首先是音阶练习,即库库库库~kKkk来练习12345671再17654321。如1111/1111/1111/1111/………………以此类推,反复练习。一“库”到底,直至“库”的酷毙了!
2、单库八度音练习。
音阶单库练习后,仍然是单库音阶八度音练习。
我教学生吐音练习,八度音练习是必修课。开始是单吐八度音,然后是单库八度音练习。
八度音练习:(1)认识、认全筒5指法音阶。(2)知道筒5中哪些音是两个八度音,哪些音是三个八度音。即234各有两个八度音,同时这三个音也无低音,两个八度分别是中、高音;5671各有三个八度音;而4671的高音或超高音都与它们各自的中音和低音指法不同,即4671的高音或超高音都是特殊指法。而5的低音必须六孔全按。而5的中高音也有多种指法。
这样必须认准认全。(3)能把高音、超高音吹出来并能“吐”上去、“库”上去。
其实,在开始上笛子第一课时,认识笛子、吹响笛子后,老师就已经讲解笛子的构造、筒5的指法,已经发了筒5(小工调)指法表。接下来的音阶指法练习,长音练习等等练习也应该对筒5指法各个音阶低中高乃至超高音指法认识并练习的。到了吐音练习时,指法认识已经不是问题了。所以,到单吐、单库八度音时已经基本上指法应该是认全了的。
单吐八度音好练些,单库八度音则相对难些,尤其单库高音、超高音时更觉很难。主要是气息不足而致。
需要指出的是,我教学生长音练习也是必修课,一般长音练习一个音阶要求达到20~30秒。因此,长音一个音阶达到20秒以上者,再练单库高音时,一般练习多次后即无障碍的。
当然,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业余爱好者,都存在时间上的不富有,当练单库时,尤其单库高音时会很吃力,有的学生形容:库库库库=哭哭哭哭,可当学生们练好后则:库=哭=酷!
我编的简单八度音练习分两种,两种区别是有无超高音。八度音练习见下图:
3、单库其他练习。
如前面讲的气锤丹田练习,可用单“库”来尝试。
4、双吐练习。
许多笛子初学者和部分学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笛子爱好者,往往双吐不过关。问题出在双吐上,根源却在单“库”上,单“库”不过关,双吐自然不可能过关。双吐是由一个单吐和一个单库合起来组成。单吐功夫练舌尖,单库功夫练舌根,吐与库快速的舌部运动组成了快速的双吐笛子技巧,使笛子的表现力达到颗粒状之明亮欢快、酣畅淋漓!那么“库”功不到位,双吐自然水货!因此,进一步强调“库”之重要!
双吐的讲解与练习曲、独奏曲中几乎凡笛书尽有,我就不在此赘述。
但练习双吐中也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双吐练习中注意把控二四六八十的双数上,切忌不能出现一三五七九单数,无论双吐乐句多长,都要始终保持吐库吐库、吐库吐库=TKTk、TkTk的节奏上,始终保持吐头库尾,练习中始终要把控。如果TKTk很长乐句中间或结尾中出现一个单数,某处就出现了TKT,就出现了三吐,节奏乱而双吐乱套。这个问题一定注意。把控好TkTk双数就Ok了!
5、三吐练习。
有些人认为,单吐、双吐学完,三吐自然就会了。正确!但也还是应强化练习,尤其应该在三吐练习中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个是双吐的前后置问题,一个是抢气问题。
(1)三吐中双吐前后置。
即一个单吐加一个双吐为三吐,那么双吐在单吐的前边还是在单吐的后边?这个双吐在单吐之前称为双吐前置,反之,叫双吐后置。
双吐前置的为TkT,后置的为TTk。
首先三吐的音阶练习,上行12345671(高1)为双吐后置,下行(高1)17654321为双吐前置。练习中一定分清双吐前后置。
这里我选择了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考级竹笛专业考级书中四级中的练习四进行练习。(见下图)
(2)三吐抢气
抢气又叫偷气,是单吐、三吐中常见并常应用的,在双吐中不存在抢气一说,双吐有专用的循环双吐或叫双吐循环。
三吐抢气,是针对连续三吐中没有唤气点而言的,只能在单吐上迅速唤气。通过三吐音阶练习。(见下图)
其实,三吐抢气并非非要如图所示,可一小节一抢唤气,也可两小节或四小节抢唤气,可以根据曲目情况和个人实际进行。按照抢唤气规律,相对自由些也未尝不可,正可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也要强调一下,其实三吐的抢气训练,应该在单“吐”、单“库”训练时就已经进行了。单“吐”、单“库”以及八度音单库时就着手练习抢气,为三吐抢气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只不过,这个问题在这里比较适合提出而已。
本节小结:
吐音练习,抓住关键的单“库”训练:
(1)为双吐打下基础。
(2)为三吐抢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3)解决了吐奏的重中之重。
(五)循环呼吸练习。
循环呼吸是笛子中的一种特殊技法,是长音与气控的特别延伸和特殊表现形式。由于循环呼吸的特殊重要地位,我专有一篇论文题为《竹笛循环呼吸常态化鼻吸法之我见》详细论述,为此,在此不再赘述。
(六)其他技法。我开篇说到,基本功是基本的功夫,即重点的功夫,因此,除上述我讲的重点笛子基本功外,其他并非不是重点,也很重要,如各种装饰音,尤其历音、滑音等,如花舌、泛音、跺音、飞指等等 。但我所论述的七点笛子基本功练好了,会顺其自然,牵一挂百地带动其他技巧。如五七声连音练好了,再练历音会很顺畅自然。如气控练好了,气震音、泛音也不在话下,等等。还有,节奏是任何音乐的一大功课,更是笛子的绝对基本功!因此,这也是我要专门论述的,也不再重述。
本文是论述文,论点论的是笛子基本功恰如马拉松之重要、艰难,论据中基本功的内容仅就重点部分举例阐述。因此,不能全部说出,一一阐述,故此说明。其实,我仅简要从七个方面举例论述,应该还有不止七个方面,而且,我举例的每一部分中也是举一反三、挂一漏万。在此,也请业内专家、学者、老师们见谅!
四、学练基本功五忌:
重要的事情再强调三遍:笛子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学科,是系统规范的学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艺术。因此,来不得半点虚假,更来不得丝毫马虎。这既是理性的科学,又是相对漫长的“马拉松”。所以,对待笛子的基本功练习,要认真、专一、坚持、耐心而且要千锤百炼,恰如对笛子“千万次的吻”,永不停息地“抚摸玩味”,将竹音笛韵真正发挥得淋漓尽致,再来个水涨船高技德双丰收,何乐而不为?!岂不真的学笛做人,立笛成“佛”!当然,竹笛基本功犹如马拉松般相对重要、艰难,是否就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了呢?肯定不是!只有系统、规范地苦练基本功,是没有练不成功的。这个笛子“马拉松”历程是快乐而自豪的!
那么,在学练笛子基本功这个“马拉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概括起来叫做“五忌”:
一忌心情浮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源于心情浮躁,心情浮躁不能说不懂科学,但是个起码是对科学认识不够理性。总想一蹴而就、一夜成名、一下成功。其实,这仅仅是个传说,只能是白日说梦。我们前面强调了慢练理念,是科学合理规范的相对慢练。细功慢练,铁杵磨成针,滴水可穿石。因此,还是要耐下心来,磨砺自己,认真、刻苦、真练。
二忌一劳永逸,长生不老。这又是狂想症,根本不存在,永远不存在!我的回答:最好别学练笛子,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三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请看看我的《学笛做人,立笛成“佛”》吧。不然,我只能说:无语。
四忌朝三暮四,顾此失彼。干什么都要专一!专一!专一!
五忌眼高手低,嘴懒手懒。
基本功与马拉松,都是艰难有趣快乐的艺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大家既然是笛子“爱好”者,那么,君子所爱,用什么来爱,难道爱是一句空话不成!爱就真爱,爱就恒爱!爱就专一!爱就坚持!
武 建 全
2016年8月26日至10月10日十二稿于沈阳
【武建全先生简介】
58岁,中共党员,研究生,沈阳国企管理。现兼职竹笛、葫芦丝老师。
获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竹笛专业证书。
2013年参加辽宁卫视《百姓春晚》;2016年辽宁百姓春晚;2011年以来参加辽沈多家春晚。
2014年获全国首届昆明葫芦丝大赛银奖;
2015。
2014年创造一项全新世界纪录:世界最小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