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超的梦想基地
放弃白领 只为梦想
今年还不到30岁的徐超超是余姚本地人,2009年,从浙江工业大学刚毕业的他进入一家机械公司,2010年,他毅然辞去这份“白领”工作,与朋友在宁波合伙经营珠宝生意,有幸挖得了第一桶金。
2012年,一次偶然外出旅游的机会,他看到外地有一个枇杷观赏园,采摘游十分红火。于是,在余姚建立一个现代绿色生态白枇杷果园,成为规模引种白枇杷的第一人这一想法立即萌生。
几经风雨 未见彩虹
徐超超卖掉了珠宝公司的股份,专心在苏州、宁海等白枇杷原产地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学习。同时,他邀请了省农科枇杷专家多次前来余姚实体选址,并对土壤样本化验,最终在2013年初确定了余姚阳明街道潘巷村的130亩地作为种植基地,并注册了余姚市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御姚园”商标。
选好土地,但130亩的土地还没修整过。为了和时间赛跑,他当时和几个工人一起坚持每天早上6点开工,连干12个小时,到傍晚6点才结束。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日晒雨淋,吃个盒饭也是蹲在草堆里解决。到了2013年3月,徐超超分三批顺利种下了3000棵枇杷大树苗、3000棵枇杷小树苗。
可是2013年7月,余姚40度的高温持续了30天之久,徐超超每天坚持5点起床轮流给树苗浇水,有时晚上还要加班,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到了9月初,6000棵果苗安然度过了整个高温夏天。可当年10月,百年一遇的洪水吞噬了整个姚城,枇杷果园也难以幸免,足足9天,整个园区完全浸泡在洪水中,6000棵树苗无一存活,直接经济损失超180万。
精心呵护 梦想初成
他第一时间拔去了死去树苗,对土地做了消毒休整深翻,并分三次完成130亩土地的全部补种工作。
三年来,徐超超从选品种到入土栽培,一直精心呵护着这片枇杷果园。天旱了,多浇水;天冷了,注意防冻,克服了不少种植技术难关,终于引种成功,去年底,2000多株枇杷树开始开花结果。由于提前注册了“御姚园”商标,加上前期大量线上的铺垫宣传,果大、含糖高、皮薄汁多的白枇杷一上市,尽管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100元,但仍供不应求,首批采收的800株白玉白枇杷,两天网购一空。
枇杷王子 青春有梦
“我建园走的是品牌化道路,我希望把我的果园打造成一个品牌并深入挖掘,形成一条白枇杷的产业链……”聊起未来的思路,徐超超很有自己的想法。接下来,他还将计划进行枇杷的深加工,通过熬制枇杷膏、酿造枇杷蜜等形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余姚本地的“白枇杷”梦工厂,同时适时附种其他农产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做大做强枇杷产业。
谈及未来的发展,徐超超还表示,等到时机成熟,他还想带动整个潘巷村的农户一起投入到白枇杷种植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的人一起致富,带动整个白枇杷产业在余姚的影响力。
新浪微博:@余姚阳明街道
投稿邮箱:pinzhiym@126.com
“创业,是从0到1、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事,这都是我喜欢干的,相较于安逸,我更喜欢挑战……”请给徐超超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