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曹力:我画了几个罐子,谁知就这样涂抹了一辈子

曹力:我画了几个罐子,谁知就这样涂抹了一辈子

2020-11-23 02:39:23

你问那些小朋友将来想干啥,十九八九想当科学家、飞行员或者警察,幼年的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个不劳而获的大(tu)侠(fei),没成想稀里糊涂成了一个小编,所以梦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横亘了数不清的隔光板。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他的未来似乎早在童年便已命中注定。




一个小伙伴和几个罐子



童年记忆之一 纸板综合材料 25×24cm 2013


  1954年,曹力出生于贵阳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小学时他在“兴趣小组”画风景写生,一边羡慕高年级学生画得好,一边兴致勃勃地画得愈发有兴趣。曹力12岁那年,,他的父亲曾作为“右派”有过在农场劳动的苦难经历,。曹力十六七岁时,开始接触正规的绘画训练,受到一些专业老师的影响,开始素描学习。曹力有写日记的习惯,在漫无目的记录之余,他常常觉得单凭文字似乎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某一日,曹力在日记本上笨拙地画出一个小伙伴,有几分传神,另一天又画了橱柜上的几个罐子,曹力的母亲下班回家看到他的涂鸦日记,表扬他画得不错。



童年记忆之四 纸板综合材料 25×24cm 2013


  “这是我最早在纸上涂抹的记忆,谁知会这样涂抹了一辈子!”



童年记忆之五 纸板综合材料 25×24cm 2013


  中学毕业之后,曹力分别在建筑单位和评剧团的宣传队工作,画广告,做乐队,跳舞都是在这时候接触的。这些工作看起来跟画画无关,但是作为姊妹艺术,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这些经历始终影响着曹力此后的创作轨迹。在评剧团工作期间,曹力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张小溪,她当时在评剧团当演员,曹力考入大学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异地恋,终于在曹力大学毕业两年后成家,如今已经携手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



童年记忆之六 纸板综合材料 25×24cm 2013


提琴、笛子和舞蹈



夜曲 布面油画 70x60cm 1992


  小提琴和笛子是曹力作品中最常见的两种乐器,曹力也的确练过这两种乐器。,文艺宣传队的工作对曹力来说已经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了,所以,他学习乐器的经历是非常自主地练习并乐在其中。那时候曹力的哥哥送给他一把小提琴,开始教他练习,由于曹力天天跟小提琴“朝夕相处”,小提琴的形象已经完全渗透在他的记忆里,现在即便不用面对真实的小提琴写生,曹力也可以默画出任意角度的小提琴。



琴声如诉 布面油画 180x140cm 2004


  笛子是曹力在小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玩闹的时候学会的,90年代到西班牙考察时,他买了一支牧笛,回忆起小时候的指法,在芦苇塘的湖边吹笛,引来路人的纷纷赞赏。当时身在他乡的曹力,时常在吹笛的过程中回忆童年的感觉,颇有些思乡的情绪融在其中。曹力横笛竖笛都会吹,所以他的画面里两种吹笛的样式都出现过。



幸存者 布面油画 60x50cm 1993


  当时文艺宣传队提倡全能,除了会拉小提琴,还要求大家多才多艺,曹力不擅长唱歌,不过他跳舞的节奏感很好,于是就去学了舞蹈。一开始演一些类似《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节目,后来学芭蕾舞,也演过《白毛女》。正是出于对舞蹈的喜爱,大学时当曹力读到《邓肯传》,便觉得非常符合自己的口味,书中那种赤着脚,听着音乐起舞,像风吹着柳条自由摆动的状态,让他觉得很美很美。如今曹力画中的人物动态,其实就受早期那段跳舞经历的影响,出于对肢体语言的熟悉,他画中人物的动态以及运笔、用线都有一种抛物线般的韵律感。




远处是橄榄树 布面油画 160x180cm 1995




展讯:纸上漫步——曹力纸上作品展



  

艺术财经空间与灿艺术中心将于2015912日同时举办“纸上漫步——曹力纸上作品展”,敬请期待。


  曹力与纸的对话,近六十年了。早在80年代,曹力开始专攻线描,创作了很多寻找“线”的视觉语言的实验小品。90年代曹力从欧洲考察回来,受到欧洲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醉心于细腻丰富的色调和微妙的起伏的结构。2000年后又进一步强调中国传统,将意象造型、散点透视、自由时空及注重用线造型的东方观念与西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观念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