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玉屏箫笛的起源

玉屏箫笛的起源

2021-10-29 22:51:30

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设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简称“巴拿马金奖“)。玉屏箫笛在我国民族民间乐器上,率先走向世界,获国际大奖。为此,被列入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华之最》。


玉屏箫笛起源于何时,说法很不一致,各种说法都见了报,上了书,更使读者感到莫衷一是。为此,贵州省有关部门责成玉屏把箫笛的起源作为科研项目来研究。笔者怀着对玉屏和玉屏箫笛的热爱之情,六年来,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民间老艺人,于是对玉屏箫笛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现阐述如下:


一、民间的传说故事
在玉屏比较流行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由山东省迁来平溪(今玉屏)安家的郑氏,号“不其山人”,曾经到镇远行亲访友。一天,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顿生敬意,与之交谈,言语投机,便结为知心朋友。老道自称从小饱读诗书,因看破尘,挽髻出家,隐姓埋名,云游四方。郑对他非常尊敬,邀老道同回平溪家中做客。老道见郑为人忠厚慨然应诺。老道来到郑家没多入,生了一场大病,郑家待他如亲人一般,煎汤送药,殷勤照料。老道病愈后,两人常出城游览。一日,游城北玉屏峰,看见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从东边天际乘祥云飘然而至,坐在石莲峰上吹拉弹唱。两人急忙赶往石莲峰,只见郡仙吹奏乐曲,驾云而去。二人寻找八仙足迹,拾到神箫一支,是韩湘子的,直等到日影西斜,不见仙人归,只好将神箫带回家。次日,到城西南飞凤山游玩,见翠竹满山,青郁喜人。老道选取两根凤尾水竹携回,制成箫笛一对,雌雄相配,声调婉转清幽。道人为感谢郑家盛情,便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雅好音律的郑氏,喜出望外,视为传家宝,因而代代相传,世守其业。


道人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郑家后,就辞别郑家云游去了。老道云游到京城,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坐城楼上吹奏起在平溪制作的箫。箫声随风送入皇宫,正在御花园赏月的皇帝,被飘飘忽忽、如丝如缕的箫声所陶醉了,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皇帝忙唤侍卫出宫寻找吹箫之人,人已渺无踪迹,不知去向了。后探听出所吹箫是黔楚交界之地平溪卫郑家制作的,皇帝派人到平溪,令郑家年年进贡箫笛。进贡箫笛中,尤以按照神箫式样制作的平箫,最珍贵。
后世的箫笛传人,尊八仙和老道为仙师。箫笛上常刻有这样的赞诗: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二、各种说法的比较
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何朝何年,有的说是150年前,有的说是唐代以前,有的说是明代万历年间,有的说是明代永乐年间,等等。各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历史实际?传说中的人物,有的说有八仙,有的说无八仙。我们姑且把八仙放开,对郑氏和老道所外的年代作一辨析吧。


第一,只有150年之说
1991年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铜仁报》副主编陈世海的《养在深闺人未识——梵净山纪行》,书中有《仙到玉屏留古调》一文,它是这样说的:“玉屏箫笛始祖郑汝秀,大约在150年前,到镇远赶集,遇见一道人,道人来玉屏后,手把手教汝秀断竹,开音孔,制作出了第一支箫……。
据考证,郑汝秀确有其人。他生于19世纪30年代,咸丰四年(1854年)被抓当兵,十八后年回家,办起家庭作坊和箫笛店铺。光绪十八年(1892年)去世,遗有精心撰写的《和声鸣盛》—卷传家。郑汝秀是制作箫笛且有理论建树的大师。但他不是玉屏箫笛始祖。这不仅是因为与他同时代做箫笛的,玉屏还有其他姓氏,郑氏打出“郑芝山(汝秀的号)祖授仙年师秘传精制作雅颂贡箫“的招牌,就是互相竞争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早在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撰修的《玉屏县志》,就有”货,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的记载。据此,可以肯定,郑妆秀是箫笛生产的传人,不是始祖,是“流”,不是“源”。
第二、唐代以前之说


解放军总参谋部作家,,采写了《玉屏古箫奏新曲》(见1981年6月2日《北京晚报》)一文,它是这样介绍玉屏箫笛的:“从古至今,赞咏玉屏的诗篇很多,如李白的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提到的玉笛,就是指的玉屏笛。著名的玉笛早就成为贡品,所以也叫‘贡笛’。”作者文中也引述了姓郑名汝秀的山东人与云游道人创制玉屏箫笛的传说,只是传说背景放到了唐代以前。
需要说明,玉屏这块地方,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平溪卫设玉屏县的,设县以前只有“玉屏山”之称。宋元明三朝,这里名“平溪”,宋朝以前,这里叫“雄溪”。是著名的“五溪”之一。唐朝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诗作中都有“五溪”。如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又如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第一首:“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雄溪”依偎在“玉屏”山旁,唐代“玉屏”是否与“五溪”一样有名气,是否已开始生产高质量、誉满京华的箫和笛,目前尚难考证。但,可以确认一点,传说中的郑氏,不可出现在唐代以前。山东郑氏是明永乐初年迁来平溪(玉屏)的。此外,《辞源》中有“玉笛,玉制之笛”之说,唐诗中的“玉笛”,也有可能是借喻“玉制之笛”,不一定是指“玉屏笛”。


第三、“万历年”之说。
1951年,玉屏由郑、王、罗、刘、张、洪、聂等姓氏箫笛艺人组织起来的“箫笛联营制造厂”,当年制作了一份《箫笛产品说明书》,《说明书》中“玉屏箫笛历史”一段写到“玉屏在明朝时代原名平溪卫,万历年改卫设县为玉屏县,‘平箫玉笛’故得名。”这里的“万历年改卫设县”一句,经查证,万历年并无改卫设县之事,只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将平溪卫改隶贵州,三十一年(1603年)还隶湖广的变动。改卫设县、永隶贵州之事,发生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说明书》中的“万历年”一句只是说明“平箫玉笛”所以得名,并没有始制于“万历年”,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其意思是:万历年以前就生产箫笛了。
后来,“万历年”被说成是玉屏箫笛始制时间。再往后,又说成是“明万历年间始制箫,清雍正初年始制笛”。1985年,此说写进了《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据讲,写进的理由有三:
1. 万历年在明代末期,《辞海》1979年版在“玉屏箫,中国著名的乐器之一”之后,增写了“创于明代末期”。
2. 乾隆年《玉屏县志》记鹿皮道人与郑维藩交往之事是在万历年,因此传说中的道人就是鹿皮翁,郑氏就是郑维藩。
3. 郑维藩制作的箫曾落款“不其山人”
对这三条理由,有人提出质疑:
1.《辞海》1979年以前的版本,没有写玉屏箫“创于明代末期”,1979年补写“明代末期”,是根据以讹传讹的“明万历年间”,还是新有依据?为何现在还要搞玉屏箫笛起源何时课题研究?
2.乾隆年《县志》关于万历年间郑维藩与鹿皮翁的故事,与民间传说相去甚远,记的只是郑维藩从那以后“发子发仕”,而不是“发箫笛”。
3.“不其山人”的号,郑维藩作为郑氏第十代孙在用,郑汝秀作为第十六代孙制箫笛时也在用,是郑维藩、郑汝秀专用,还是郑氏家族通用?最先用的是山东(“不其山”所在省)迁平溪的郑氏第一代,还是与山东无直接关系的第十代?


第四、“永乐年”之说。
按照以上思路,对众多的传说进行比较,郑氏箫笛始制于永乐年间,理由更加充足,主要依据有:
1. 郑氏第一代是明永乐初年由山东迁平溪的,与山东及“不其山”有直接联系,“不其山人”名号用作郑氏箫笛名号,只可能起源于第一代,传说中始制箫笛的郑氏也是说的山东迁来平溪的郑氏,而非郑氏的后裔。
2. 道人传说。永乐年间郑氏与云游道人张三丰有交往。清康熙年编《平溪卫志》载:“永乐年间,创制谯楼(即“钟鼓楼”),督建者掌印指挥郑恂……。请乾隆年《玉屏县志》载:“张三丰……钟鼓楼之建,基址方向皆其所定。”通过永乐年建钟鼓楼,郑氏与道人张三丰结下了交情。这里的郑氏包括郑氏祖孙三代,即第一代郑忠(老年)、第二代长子郑泰(中年)第三代长孙郑恂(青年),郑氏是世袭平溪卫指挥使,长孙郑恂督建钟鼓楼时虽未正式接班,后世写志为方便计,以其后来所任“掌印指挥”职称之。
3. 乾隆《县志》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自明置军建卫,初尚武功,继修文德……。”朝庭采用行政手段推广包括箫笛在内的大成乐器,是“修文德”的重要措施之一。洪武二十六年之后相隔十年是永乐元年(1403年),推广大成乐器的影响来之已久,平溪卫其时虽未正式建学,但从孔夫子家乡来的世袭平溪卫指挥使的郑氏祖孙,是不会无所作为的。选择箫笛作为推广大成乐器的突破口,无疑是当时平溪条件下最明智的选择。
4. 民间早有明永乐年始制郑氏箫笛的传说,1982年编印的《玉屏县文物志》“玉屏箫笛”一章载:“玉屏箫笛,昔为‘屏箫玉笛’。相传于明朝永乐年间,一云游道仙路过玉屏,将箫笛制技术授与当地贫民郑汝秀。从此,郑家以制箫笛为业,流传至今。“此处的”明朝永乐年间“是重要的史料,只是“贫民郑汝秀”是19世纪的人,应更正为“郑汝秀的先人”,即生活在明永乐年间的郑忠祖孙。


综上所述,玉屏领风骚数百年的郑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是可信的。它是永乐年间“天时、地利、人和”诸基因最佳组合所孕育的大自然的宠儿。天时,即朝庭推广含箫笛在内的“大成乐器”,“修文德”;地利,即玉屏自古产美竹;人和,即世袭卫指挥使的山东郑氏祖孙,辽东大才子、道人张三丰,修建钟鼓楼的侗汉能工巧匠,荟萃在平溪。要见识有见识、要技艺有技艺,各类人才的集体智慧结晶,创制了令皇室垂青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平溪箫笛。雅好音律的郑氏,保持和发扬了这一创意。
最先将平溪箫笛带到京城的,可能性最大的是云游道人张三丰。《辞源》载:“张三丰,辽东人,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真人”。太祖成祖时期即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年),张三丰在镇远、平溪等地活动,英宗时期即正统年间(1436-1449年),张三丰云游到了京城,被“赠为真人”。这与传说中的云游道人活动的地点及先后时间是相符的。


三、箫笛何时传入玉屏.
先前的种种文章,都把玉屏传入箫笛与始制箫笛,说成同一时代。实际情形是,二者是有时间差的。据考,玉屏至迟在东汉初年,就传入箫笛了。
清顺治十一年(1658)年刊行的《明史纪事本末》“西南群蛮”篇载“……夜郎王妄自拟汉孰与我大。逮马援吹笛武陵,开盘江道,直至沅州,而黔中始知日月……明兴……滇黔多江、楚游发,近时甲科项背,声名文物渐次比中原。安知滇、黔不似汉时之瓯、闽文蛇,今乃称东衣冠礼乐之邦哉?”
此段中“逮马援吹笛武陵”句,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线索。现分析如下:
“逮”,是“及、到”的意思,即“待等到”。
“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是病死军中(见《辞海》)。
“吹笛”,古时的“笛”有“竖笛”与“横笛”之分(参见《中国音乐词典》)。清《律吕正义后编》也说:“明明乃直曰箫,不复有竖笛”。可见,明代以前的笛,包括箫与笛。古人对笛极为推重,认为“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东汉应邵《风俗演义》),如果“宴殿堂之上,不悬钟磬,则以笛有一定之调,故弦皆以笛为正也。”(明·王圻《山堂肆考》)。箫笛在古代军中是重要的军乐。“吹笛”在句子中是借代“进军、开拓、开发”。


“武陵”,郡名。汉高帝置,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的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见《辞海》)。玉屏就座落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当时名“雄溪”。
东汉初年(公元48年),“马援吹笛武陵”,武陵地域广大,马援军队是否到过玉屏呢?《玉屏县志·旧志序》载:“汉史记武陵蛮叛,伏波配征蛮将军印,越二酋,渡五溪,而雄如见图籍。今城北遗有存者,土人称马王而不名。”译成今文就是:“汉史中记述五溪蛮叛乱,马伏波受命佩征将军印绶,率军越过二酋,渡过五溪,从此雄溪(今玉屏)才见于国家的图籍。如今城北还有残存的遗迹,本地人称为马王而不叫它原来的地名。”此段话中最后一句的“马王”,有人提出怀疑,“马王”究竟是东汉初年的马援,还是五代时的马殷?但是,对“越二酋,流五溪,而雄始见图籍“句,则没有人怀疑,即马援军队肯定是到过雄溪(今玉屏)的。从公元48年“马援吹笛武陵“迄今,近两千年过去了, 箫笛在雄溪大地生根、开花,并结出了果实。今日玉屏“箫笛之乡”的称誉,就是明证。


四、关于平箫玉笛
“玉屏箫笛”,又名“屏箫玉笛”、“平箫玉笛”,“平溪箫笛”等等。由“平箫玉笛”的称谓,又生出了一段故事。
“平溪”本为水名,“玉屏”本为山名,平溪水、玉屏山自古相伴相依。“明置平溪卫,清改玉屏县”(见《辞海》),又先后成为卫名和县名。平溪卫时,并未排斥“玉屏”作为山名和借代作卫署所在地的地名;玉屏县时,也未排斥“玉屏“作为山名和借代作卫署所在地的地名,如“平溪镇”。由此可见,“平溪”、“平屏”是一地二名,尽管所指范围有大有小,但“平箫玉笛”中的“平”、“玉”二字,是可以换用的。约定俗成定格为“平箫玉笛”。“平箫玉笛”之称,是古已有之的“互文”修饰手法的妙用,它与“屏箫玉笛”、“平溪箫笛”、“玉屏箫笛”等称谓,并无什么实质的不同。


如果只讲其一,不讲其二,认为“平箫玉笛”就是指“平溪卫时始制箫,玉屏县时始制笛”,勉强将笛子定为清雍正初年(改卫设县之年)始制,这是无事实根据的,是莫大的误会。
根据乾隆年《县志》来论证“平溪卫时始有箫,清雍正初年始有笛”,也是不能成立的。《县志》只记了“平箫”,就断定平溪卫时只有箫而无笛,同样道理,《县志》没有记“玉笛”为何就认定在《县志》成书前三十年始制笛呢?(“改卫设县”是1727年,《县志》成书是1757年)岂不违背了逻辑学中的“同一律”原理?有人试图将“玉笛”产生时间定在乾隆年《县志》成书以后,认为这就能够自圆其说了。岂不知《县志》之后还有《黔南丛书》(清末编)、还有《辞海》(1979年版),都只记有“平箫”或“玉屏箫”,能将“玉笛”产生的时间再往后推吗?那只怕当代玉屏每一个知情人都要讲话了。
玉屏是“箫笛之乡”,箫与笛是并列的。为何出现《玉屏县志》、《黔南丛书》、《辞海》等部分书籍记箫不记笛之事呢?这是另有原因的。
玉屏箫笛联营制造厂1951年《产品说明书》“箫笛法度”一段道“伏羲氏制雅颂,其形象如凤翼,其声如凤鸣,大者为雅,长一尺八寸,二十四管;颂者次之,长一尺四寸,十六管,雅箫有底,颂箫无之,是为古箫。黄帝以古箫繁重,乃令伶伦昆溪竹,制竖者为箫,横者为笛。乃名洞箫,珍亦名平箫……。”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玉屏的箫笛传人认为“伶伦伐昆溪竹,制竖者为箫,横者为笛”,箫笛是同时并行天下的。“珍亦名平箫”,就是说,最珍贵的又叫平箫,玉屏箫笛艺人最看重的、最推崇的是平箫。这恐怕也是部分书籍记“平箫”而不记“玉笛”的原因了吧。


玉屏人最爱说:“三年笛子九年箫”,就是说,箫比笛的境界更高,也更难掌握。这恐怕就是玉屏人更看重箫、推崇箫的原因吧。这符合玉屏人知难而上、勇攀高峰、敢于标新立异的性格。
从玉屏箫笛的生产来看,箫比笛也有离奇之处。玉屏箫、笛,都是竹管乐器,据1985年7月全国乐器标准化检测中心对玉屏箫笛的鉴定,玉屏箫笛的共同特点是:音色优美柔和,音质纯正悠扬;选材考究,工艺精细,富有民族传统风格。不同点是:笛子不论长短都只有圆管的,箫则不同,除了圆管的外,还有扁形的。至今玉屏箫笛厂的师傅,还有只将扁箫等特制箫称作“平箫”的。
特制箫不仅玉屏人看重,也为外地人甚至党和人所看重。1984年1月,,再三询问“扁箫”的得来(见《玉屏党史资料》),亦可见扁箫与常箫地位之不同。
玉屏过去是用天然扁竹、方竹加工特制箫的。后来,天然方竹、扁竹越来越少了,善于创新的玉屏箫笛艺人,又创造了将圆竹加工成扁竹的特殊工艺,使“扁箫”这一名贵产品更加发展壮大。


玉屏过去是产方箫的。清乾隆年《玉屏县志》载:“方竹洲,在天星桥西,洲产方竹,堪为柱杖,然不常有”。这就为生产方箫提供了珍贵的原材料。1990年,北京的一位音乐专家到玉屏访问,专门问及“玉屏现在是否还生产方箫?”为此,我们专门重访了方竹洲,方竹已不知何处去了。问及箫笛老艺人,对方箫之事记忆已很模糊了。
由于箫是竖吹,笛是横吹,箫的吹口在顶端,箫管是圆、是方、是扁,吹奏时都一样不跑气、不影响演奏效果,通过反复实验,玉屏箫笛艺人打破常规,率先制作出方箫、扁箫,进一步发展了扁箫。“物以稀为贵”,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部分书籍,只记“稀为贵”的“平箫”(有的记作“屏箫”)而略去了常见的“玉笛”。


玉屏从传入箫笛到制造箫笛,发展至今已有一、两千年历史了。在玉屏箫笛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待挖掘的宝藏。玉屏箫笛尤如一部博大精深的书,笔者只读了第一章的第一页。本文通过比较、鉴别,论证了玉屏领风骚数百年的郑氏箫笛创制于明永乐年间,考查了箫笛传入玉屏至少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分析了“平箫玉笛”的本来含义。但是,留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如:“郑氏箫笛之外的罗氏刘氏张氏洪氏姚氏箫笛创制于何时”、“第一箫笛注册商标和箫笛大王的由来”、“明永乐年之前平溪有无箫笛生产”,“玉屏箫笛与侗族文化的关系”,“玉屏箫笛的微雕艺术”等等。党的十一届后,玉屏箫笛焕发青春,在国内接连获得十余项省以上奖励,在北京1991年国际博览会上,又喜获银奖,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笔者由于能力所限,所掌握的资料也有限,本文论述难免有不当之处。抛砖是为引玉,请各位老师和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