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南渡北归】扶海东南学在晓塘—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南渡北归】扶海东南学在晓塘—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2021-07-19 02:50:26

静坐在房间的电脑前码字到11点半,才忽然发现这已是如东学习的最后一晚。窗外霓虹闪烁,散落各处的油菜花在夜光的下竟有一股昏黄的莫名诗意。

自清明节前,便开始刻意减少听课,增加进入办公室交流、座谈的次数,增加撰写总结、论文、课题的时间,尽管交谈愉快,但论文撰写之艰涩不畅,仍时时提醒我教育生活和教研生活的距离弥补非“日日躬行”不可。

这两天集中培训,四场讲座皆是如东本地专家,也是如东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领导。不要看不起领导,这里的领导,是真专家,真真的教育行家里手。

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王兵主任

第一场王兵主任讲教师和学校管理,内容主要为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管理者的八种意识、学校管理的基础性理念和增效性理念,最后讲教学管理。前面几块内容多为理论介绍,初听竟有大学上课的感觉。最后谈如东的教学管理,渐入佳境,可惜时间不足,才刚刚掀开帷幕一角就戛然而止,好比看电影到精彩处,画面却荡开一笔,另表其它。可惜!

如东县历史教研员  薛建平

第二场讲座是薛建平老师的《印象徽州》。前几天看到讲座安排表上的“徽学”时便有些不解,还以为是“微学”之笔误,开始讲座了才知道是讲徽州文化。薛老师是历史教研员,也是南通市的中考历史命题专家。发展中心要求每位教研员都有一个专题研究,薛老师出于兴趣,便有了这个选题。

由于前几年的旅游目的地多放在皖南地区,对其地理风情大致有些了解,所以,初看这个题目,我还是有些兴趣的。讲座围绕徽州历史沿革、徽州的宗族、徽商、徽州文化几个大点,既有文献支撑,也有图片说明,偶尔穿插些历史人物趣事,薛老师的这场讲座讲得可以说是生动、详实。

不过,我们是来学习如东教育教学经验的,《印象徽州》固然很好,不过和咱们的学习目标有关系吗?

想起前几天马云的湖畔大学开学,那些抱着学习如何“致富”的大腕们的第一节课是什么:学习古琴制作。又想起第一场讲座时王兵主任讲如东县每年都要组织全县校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选择一所大学封闭培训,培训内容是什么?竟然是美学、哲学、国际关系。

这也太风马牛了吧!

不过,这个世界就是奇怪,有时候,你明明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可就是难以舒舒坦坦地到达目的地。反观有些人,他们喝喝茶,摇摇羽毛扇,轻轻松松就已经站在目标的高处了。这两种人之间的差距,或许就是一把“古琴”的制作手艺、一个哲学命题的思考或对一段历史的审视。按王兵主任的说法,是视野和思维方式。

解决形而下的问题,先从形而上的角度上仔细打量一番,解决起来可能会更事倍功半一点。文科生及文科的大部分价值,都来自于此。

晚上集体讨论。早上的时候就和其他两位组长讨论,定下主题,分配了任务,规定用58分钟的时间把本组学习最具个性的观察和反思和大家分享一下,讲干货,不讲虚话。原本计划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最后两个半小时才结束。有几个点,让我记忆尤甚,基于问题太大,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展开,简单罗列如下:

1.如东实验小学下午放学之后,正常情况下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会留下来进行个别辅导,争取不把问题拖到第二天。

2.如东实验中学六认真检查实行“三无”规定,即无作业批改检查,无备课检查,无考勤。方法只有一个:一切质量由家长监督。

3.新区初中(生源条件县城最差)全县第一家施行数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并和其他县初中组成分层教学联盟。

4.景安初中的“前置补弱”和“问题办学”。刘永胜校长的汇报设计独具一格,景安初中学习点的四人,每人谈一个要点,虽时间长了点,不过干货多,魅力足。

5.栟茶、马塘两所高中的德育带动课堂教学的提法。

学习心得分享会

最后辛书记讲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们的教育质量不高,问题很多,这其中就有我工作的不足。不过,对照现实情况,我们只有吸收好的一些经验做法,靠我们自己好好干,丰县教育才能提高上来,丰县教育人才更有尊严,才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尊敬。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水平一旦不被满意,人们往往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很少有人把解决问题的视点放在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远远要比贡献自己的所谓有价值的抱怨要有价值的多。我们抱怨太多,做得实在不够。

朱唤民主任

第三场是朱唤民主任的《注重研究优化方式找准真学课堂的建设着力点》。这场也是四场下来我感觉最为精彩的一场。朱主任讲座实战型非常强,案例丰富,听之如痴如醉。不过结束之后,我反反复复记住的,却只有这样一个细节:“要提高教学教学质量,领导要多听课评课研究课。”几组数据可以作为例证。如东教育局局长半学期听课22节;原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老先生到河南省永威教育集团做总校长,一年听课800节;原上海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退休后十年,共听课4267节,每年约400节课。

不了解课堂,不深入课堂,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管理。

最后一场是教育局于建华副局长的讲座,主题内容为学校管理。于局长大名如雷贯耳,早在马塘中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马塘管军副校长讲如东的高考应对策略,特别提到如东教育局负责教育教学的副局长是一位专家型局长,对高考招生政策研究特别到位,尤其是对2017年高考招生政策的研究成果,比正式文件下达都要早近半年,也就是说,整个如东高考的针对性备考,比其它地方要早半年。这半年带来的差距,想想都可怕。所以,于局长的讲座一开始,我就坐等这块主题,结果也遂人愿。

几个研究成果截图

几场讲座下来,原来的一些在马塘学习的具体印象反而变得模糊起来。晚上无事躺在床上左思右想,从教育管理者到从教师再到学生,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再到一个个微观的课堂教学事件,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成绩优秀的如东学生,成就了令人尊敬的如东教师职业,成就了如东教育的声名远扬。尽管听了很多人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答案,不过,在我的脑海中,这个答案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远,耳中心里,似有一个呼声隐约传来:归来哟,归来哟!

长按二维码,关注丰县民族中学微信公众号!


因为,更好的教育风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