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DDON笛东倾力设计的太原万科翡翠公园示范区,重现美式风格、携哈佛学府风情,打造温馨、浪漫、品味、格调的人情社区。
此次,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万科翡翠公园印象组团中心的翡翠项链景观,一起来探索这条温润凝脂的翡翠项链的诞生。
在对场地空间进行分析后,设计团队决定以设计大师Kathryn Gustafson的杰作水石项链为蓝本,通过一个佩戴在场地中间的水环设计来传达场地空间的核心魅力,让游人以参与的方式,在整个空间场景中穿梭互动。
看似简单的水环,在实现中却倾注了设计团队的大量心血。实施之初,设计团队以3D模型来模拟分析水流及竖向的变化。整个水系设计中有两大难点:1、保证整体防水性;2、保证整个水系顺畅地循环流动。
设计团队提出了多版方案,例如整石拼接、打胶、石材交叉等等。多次探索尝试,最终通过侧边石材错层处理的独特手法,在水景内部填充防水材料,并在拼接缝隙中灌入胶性防水材料,以完美解决防水问题。
为保证水系的循环,真正赋予翡翠项链水光潋滟的灵动之感,设计团队进行了缜密的分析。
通过对水系空间变化的模型搭建,构建水流流量等参数化的动态尺度,并据此调整优化竖向设计精准度。
按照1:20的比例打造实体模型,多次灌注水后模拟真实水流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漏水风险的设计关键点,确认无误后方才开启现场施工阶段。
▼施工图纸的细化
施工现场基地土质以回填土为主,对设计施工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为了保证翡翠项链不受沉降等因素影响,项目前期采取了洒水配合夯实的方法,使地面充分沉降,以稳固基础。
为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应,保证后期水系循环运行,设计团队设计出一个100m3的泵坑。伴随水池基础的搭建,翡翠项链的形态已初见端倪。
考虑到翡翠项链后期将作为永久性景观,设计团队增加了对基础的浇灌,并数次核算竖向变化数据。
建模数据的调用配合现场石材测量,根据水流方向确定精准尺寸,以保证每一斜面的拼接完整。
整个边界以锯齿状的石材拼接好后,数位雕刻师傅手工雕琢,历时28天打磨出一个完美如璞玉般润泽的水系载体,弧形边界和水池内部复杂错落的底面玲珑呈现。
主体结构完成后,整个水池的防水工程为翡翠项链的运行提供保障。
水池周边的铺装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采用方砖拼色的设计。从边界向外延伸,拼色变化映衬水流的关系,形成动感的视觉效果。
项链通过高差变化把水流从东侧水源处向南北两个方向引导,并最终汇入水池西侧。通过水渠肌理的变化,形成涌泉、叠水、镜面等等不同形态,展现出异常丰富的变化流线。经过植被草坪的种植点缀,翡翠项链已经准备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温婉。
踏水而行,体验潺潺流水;摩挲赏鉴,感受生气盎然,翡翠项链以匠心独具的追求,带给人融入开放自然中的极致满足。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