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失传的大唐之声 | 浅谈尺八在唐宋的不同际遇

失传的大唐之声 | 浅谈尺八在唐宋的不同际遇

2021-10-18 23:11:30

提示点击上方"笛箫网"关注笛箫人自己的民乐平台


笛箫网

「笛箫先生有个梦想,让民族音乐流行起来

民族文化 | 音乐欣赏 | 民乐交流 | 干货分享 | 学习教学

♫ ♫ ♫

昨天发了周林生老先生在中国竹笛之乡——中泰开展的尺八研习班的文章,有很多笛友在微信上问笛箫先生关于尺八的问题,大家学习的热情很让笛箫先生感动,今天来浅谈一下尺八在唐宋的不同际遇。

尺八之名始于唐,最早见于《旧唐书·吕才传》:“能为尺八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辞海》中说:“尺八,亦称‘箫管’、‘竖管’。古管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宋以后即不使用。”尺八音色苍凉辽阔,又有空灵恬静的意境,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适合音声修禅。

尺八在唐是宫廷乐器,地位尊贵,曾经风行一时。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曾经出现过,敦煌壁画中也有尺八的身影。尺八的曲风比之其他乐器如宋代流行的洞箫,曲风偏豪放,显示了典型的唐代文化风情。

宋代从士大夫阶层至平民百姓,都讲究精致婉约、平和温柔之美,而尺八曲风苍凉辽阔,有杀伐之意,且学习演奏的难度远大于笛箫,尺八便渐渐式微。宋之后,尺八在中国直接断层了,并非被笛箫取代,此三者并不存在取代继承关系。笛箫历史都远比尺八悠久。福建南音洞箫算是唐尺八之苗裔,至今留存。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宋时,一名法号觉心的日本僧人来宋交流学习禅宗,至杭州护国寺,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尺八演奏方法技巧和尺八乐曲《虚铃》,于宋宝佑二年传回日本。回到日本后,觉心在今和歌山县的山上建立了兴国寺,并传授尺八演奏技艺,创立了普化宗(普化宗的虚无僧很有名)。刚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尺八是一种法器。每到寺院有重大法事时,就要在佛前献演尺八,在僧人们看来,献演尺八和献花、烧香、供奉食物一样,都是供养佛祖的方式,是法事的一环。这种传统至今也还保持着。尺八在日本得以广为流传,并被渐渐改制成与唐尺八已大不相同的日本尺八,成为日本民族乐器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获取更多尺八的信息,请添加小编微信:190085844


⊙ 笛箫文化公益传播(整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笛箫网

  • 干货 | 笛子小技巧

  • 提问 | 笛子和洞箫有什么区别?

  • 《老顽童学尺八记》/周林生

  • 中国笛乡——首届尺八研习班

  • 周可奇 | 一曲《秋问》,几许离愁

  • 欣赏 | 《垛、历、滑、吐、飞练习》 (附曲谱)

  • 金蛇狂舞 | 中国人的节日狂欢曲(后两分钟全是掌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添加微信获取教程

乐音箫笛习学

添加上方微信

 民族音乐传播 

民族|文化|音乐|学习|交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你想要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