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纪实|焦波纪录电影真实到令人惊叹:没想到中国还能上映这种片?

纪实|焦波纪录电影真实到令人惊叹:没想到中国还能上映这种片?

2020-10-21 04:26:31


真实到令人惊叹:

没想到中国还能上映这种片?




近两年,

描写祖国强大的纪录片,越来越多。

强大自然谁都愿夸,

那强大之前呢?

今天这部好于91%的纪录片,

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乡村里的中国》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

但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地域差距,没有……

中国14亿人口,有80%都来自乡村,

所以乡村里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


豆瓣评分:9.2


真实,是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乡村里的中国》把373天的拍摄

1000个小时的素材

浓缩成了94分钟的影片

其他完全没有改动

完整记录了杓峪村村民

一年的生活原景,

真实得令人惊叹



沂源县杓峪村共有167户,

种植苹果是主要生活来源。


二十四节气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尤为重要,

所以影片就以节气作为节点。



惊蛰修剪果树,

谷雨人工授粉,

秋分苹果长成,

杜深忠夫妇

就这样守着自己的苹果树。


他们有一儿一女,

为了供弟弟海龙读书,

女儿小梅早早辍学出去打工。


家境不富裕,

大的辍学供小的读书,

在农村已是常事。


海龙通过家里唯一的电视,

窥探着外面的世界,

电视后面的奖状贴满墙,

但我也看见压在他身上的“大山”。



相比于杜深忠与妻子的吵吵闹闹,

杜洪法家就显得清净很多。


他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

平时也安安生生的种果树,

一旦发病就要打人砸东西。


媳妇受不了跑了,

留下儿子杜滨才跟着他。


现在儿子上了大学,

回来就在一旁

细数着这个家的种种“罪状”。



当爹的杜洪法

一声不吭的蹲在地上切白菜,

生活教会他的是沉默少言



相比不怎么说话的杜洪法,

村书记张自恩的嘴却没怎么停过。


村民间发生冲突,

左右调解的是他,

欢迎领导视察工作,

汇报情况的也是他,

想为村里修个小广场,

和村民不断解释的还是他。


张自恩是个好书记,

一心想为村里做些什么实事,

可始终没有实钱



一年到头,

村会计的工资

连摩托车的油钱都不够,

书记把自己的补贴让给他,

也拦不住他“退出”的身影。


杜深忠是村里少有的才子,

写的一手好字,

无事就摆弄残破不堪的二胡。



妻子说他

握锄拿镰的手,根本没那命


但他还是去县城琴行,

买了自己心心念念大半辈子的琵琶。



七百块入手的乐器,

被他说成四百多,妻子没有埋怨,

只是说四百多也沉甸甸的。


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

每一分得来的都不容易。



妻子没有什么所谓的梦想,

她只是想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

给儿子将来上学用,

这样女儿小梅也能轻松点。


就是这样现实的事情,

在他们面前也是不小的梦想。


杜深忠不觉得自己有错:

精神也需要吃饭,也需要哺养



他说:

成天省不完的鸡毛蒜皮,

就是庄户娘们的素质



她回:

整天鞋趿拉袜趿拉,

抱着个琵琶穷酸。



这才叫品位!


这夫妻俩的对话,

金句百出,笑料连连。



自家玉米地被獾祸害,

妻子弄不明白

为啥它祸害人糟蹋庄稼,

还是保护动物?



它是保护动物,谁保护农民?


是啊,农民怎么没有保护的。



苹果丰收了,但也滞销了,

果商五分钱都不愿多出。


要卖就卖,否则就烂地里

这种情况下果农总是赔一些的。




一年忙到头,

杜深忠家收回一万四,

刨下七千多的本钱,

才赚七八千块。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

都是被逼出去的。



在城里务工的小伙子

从高脚架上摔下来,当场毙命。


出去时是一个活蹦乱跳的青壮年,

回来却成了骨灰。


下葬时,

爷爷告诉带着孝帽的孙子:

对了,这就是你爸爸的家。



他现在可能还不懂,

当他懂那天,

会不会也面临进城那天?


但我希望他是进城读书,

而不是务工。


地里刨食已经快要赔本赚吆喝,

像杜深忠这样的老人进城务工,

钱能不能赚到另说,得先豁出命去干。



与其老了豁出命,

不如趁年轻出去打工。


虽然说不出哪里错,

但厂长觉得就是不太对。


现实入骨,心酸入心。



苹果卖了钱,

少言的杜洪法给儿子打电话说:

用钱记得打电话


一位父亲把对儿子的所有爱,

都放在了钱里。



这不是《变形计》里,

只有金钱的冷漠。


对他们来说如果没钱,

所有都要妥协,也包括什么梦想。


整部片子,

围绕的都是贫困的人民,

贫瘠的土地。



也许这才能代表中国

最真实的生存状况


影片《乡村里的中国》播出后,

杓峪村的确发生了变化,

开农家乐,搞旅游,办采摘园。


这些的确可喜,

但是我不禁想问:

中国有多少个“杓峪村”,

又要拍多少部《乡村里的中国》?


影片最终只能是千万之一的个例,

无法也不能“普度众生”。



本片的导演是焦波,

他的《俺爹俺娘》获奖无数,

这部片子也同样获得了多个奖项。


也许你会说:

真实到窒息,一定又是禁片。


我很负责任地说:

没有,!



这部纪录片

是焦波从


唯一要求:

不要拍成宣传片,

也不能拍成消极灰暗的东西


贫困的山村,

一家忙碌一年仍过得紧巴巴,

青年进城卖命务工,留下老人孩子。



这还不灰暗吗?


这就是本片的高明之处。


杜深忠在村民眼里有点“不务正业”,

他妻子虽然嘴上责备他乱花钱,

但心里依旧崇拜她多才多艺的丈夫。



农村虽然每家都过得不太富裕,

但每逢婚丧嫁娶,

各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杜深忠的女儿小梅出嫁,

街坊四邻,

同族长辈大家三五十块的凑一起,

钱虽不多,但分分真意。


他们自有自己的温情幸福所在。



影片从立春又拍回立春,

从春耕拍到过年,这是一个轮回,

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几十分之一。


春节是这片土地上最盛大的节日,

杓峪村的老老少少

聚在新建的小广场,载歌载舞。


杜深忠的琵琶练得

可以断断续续弹个曲,

妻子也喜气洋洋地

唱了个《沂蒙山小调》。




杜滨才在全省考了前二十多名,

在大会上给爸爸唱了首《父亲》,

台下的杜洪法

时不时的背过镜头抹眼泪。



张自恩书记看着大家敲锣打鼓,

其乐融融,

站在人群里也乐成一朵花。



生活的确很艰难,

又辛苦又穷困,

但艰难有艰难的活法,

总能活下去的


镜头拉远,

我看着这一张张被生活蹂躏的脸庞,

洋溢着幸福,

我的眼眶不禁湿润。



我想这就是中国

80%的人口的坚韧和伟大。

突然想到了石缝里求生的小花——

只要能扎下根,

只要能活下去,

总会开花的,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想看的去「腾讯视频」

  焦波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  

98分钟院线版

网址

https://v.qq.com/x/cover/i7sc2ih3x6qhzra.html


(文参考自电影工厂)


评《乡村里的中国》


和此前放出的预告片一致,影片着重讲述了三个人物。


曾经在鲁迅文学院培训班学习,写得一手好书法,喜爱乐器颇有文化的农民杜深忠是村子里的“异类”。


他说和人要吃饭一样,自己的精神也需要给养。他会在铺着阳光的地板上蘸着水练毛笔字,会舍得花大价钱买一把心心念的琵琶,还不敢告诉妻子真实的价格。


村书记张自恩说他“是个才人,就是果树管的少”,在村民眼中杜深忠就是一个不务正业异想天开的人。



村里的书记张自恩一心想干出点事业,为村子谋划些福祉。


可总有村民不信任他,有人去举报他贪污,有人因为修路或是杀树和他闹得不开开交,也有人因为纠纷缠着他不放。


一年的工资少得可怜,他笑称自己倒是赚了一肚子的酒水。




大学生杜滨才(磊磊)有一个患了神经病的父亲,母亲在他两岁时就因为受不了父亲无缘无故的打骂改嫁别村。


他会帮自己的大伯和伯母干活,也会在学校里当上先进模范,这样一个阳光上进的男孩,也会因为父亲的不正常而生气,也会说自己回到家就心烦。




片中有杜深忠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事,有张自恩和村民们更加世俗的故事;有以杜深忠的妻子为代表的传统农民形象的赞扬。


也有对各怀小算盘的农民劣根性的揭露;有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无奈情感,也有新一代农民努力脱离土地的挣扎。


最难得的是,这部片子虽然龙标加身,却有一些不那么端正的片段。


印象最深的是杜深忠说:“我从来就不热爱土地。”


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千方百计想摆脱的东西。


这是最真实的农民,也是最真实的农村。


包括我生长的村子在内,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非城非村的尴尬状态。有人说这是历史化的进程,也有人说这是农业大国的悲哀。



刚结束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老师曾经列了个书单让我们写读后感。我选的是费孝通《乡土中国》


上网查阅时,豆瓣上有一则精彩的短评是这样写的:“中国恨不得快点摆脱的土气,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


农民们期望着摆脱土地,大概也就是乡村里的中国所说的中国吧。




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是这样夸赞本片的:


《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


“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相关新闻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在济南首映 导演焦波献礼家乡


由著名摄影家、导演焦波执导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今天在济南举行了首映,该片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最佳中国纪录片等十七项大奖,新颖的纪录形式和亲近的影片内容,也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乡村里的中国》拍摄于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平凡小村庄——淄博市沂源县杓峪村,影片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在拍摄的373天时间里,《乡村里的中国》摄制组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摄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剪辑出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华。活动邀请了《乡村里的中国》导演焦波和拍摄团队及片中的主要人物张自恩、杜深忠,张兆珍等人,对于这次终身难忘的“触电”经历,这些朴实的村民感触颇多,“一拍就是一年,后来我们都习惯了,都看不见摄像机了。”


导演焦波,山东淄博人,我国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这次他向家乡人奉献出的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是他带领学生扎根沂蒙山区的杓峪村一年,捧出的作品,是继《俺爹俺娘》之后又一部震撼心灵之作。该影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最佳中国纪录片奖,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长片奖等十七项大奖。


导演焦波接受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作品就是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全是用最真实的演员演他们自己,也通过他们平凡的生活,代表整个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精神面貌。”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作者:张鹏张辉





——END——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交流分享,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



点击以下链接可直达!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齐国有个人

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

微信公号:zbhdh017

用手摁住,你关注了我!


用心留言,我结识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