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能在繁华尽处,觅得一知音,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与诗书为伴,与草木结亲,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1、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等变体。
长相思·汴水流
作者:白居易(唐)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出自《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宋词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通常以《漱玉词》为标准。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五平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作者:李清照(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3、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
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9、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0、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另外宋代词人柳永将《临江仙》演为慢曲,如《临江仙慢》、《临江仙引》等,字数为九十三字,此是别格。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1、《满庭芳》是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清真集》入"中吕调",《太平乐府》注"中吕宫",高拭词注"中吕调"。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另有仄韵词,仄韵者,《乐府雅词》中名《转调满庭芳》。
满庭芳·山抹微云
作者:秦观 (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12、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红笺小字
作者:晏殊 (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4、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木兰词为纳兰性德所著一首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喜欢古诗词的你,可以加我微信,一起学习交流哦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