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袭人的心机,素来是贾府丫头中最深的一个。也许有人认为宝玉房里另一个小丫头小红也是个有心机的,这也许也不错,但就作者着墨来看,表现袭人心机的情节应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最多的,诸如她在王夫人跟前捕风捉影地透露一些小细节,将醉醺醺的芳官扶到宝玉身旁睡下,事后又笑骂芳官不知害羞,还时常假称自己最笨,凡有和婆子斗嘴等得罪人的事,都推给麝月、晴雯等人处理等等。
曹雪芹给人物取名一般都有涵义,袭人在贾母房里伺候时,原本叫珍珠,是后来被贾母安排伺候宝玉,被他依照姓氏改成“花袭人”。这个名字不独贾政觉得刁钻,恐怕大多数人乍看上去都奇怪。如果不是因“花气袭人知昼暖”这句诗的释义,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袭人,似乎有“袭击别人”的意思,否则,曹公假借宝玉的名义,给她取名叫“花昼暖”也很文雅。
要说宝玉也是有个“呆根子”,平白地哄他的丫头就不少,不仅金钏儿喜欢和宝玉开玩笑问他要不要吃嘴上的胭脂,就连一向稳重的紫鹃也拿“林妹妹要回苏州家去”的话哄过他,主要是为了试试他对黛玉的心。要说她们两个的玩笑尚且无伤大雅,并不算真正惹出祸事,那么袭人哄宝玉的话可就不少,而且惹出不少矛盾。
袭人看上去不言不语,贾母也曾说她是个闷嘴的葫芦,但实则她心机很深。
袭人哄宝玉是家常便饭,一会儿拿自己要出去哄得宝玉掉了不少眼泪,答应了她三个要求,一会又教宝玉无论是真喜欢读书也好,不喜欢读书也罢,总要做出个样子来。她照顾宝玉的确尽心尽力,宝玉离不开她,但她也将宝玉拿捏在手心,借此实现自己当姨娘梦想的抱负,好在日后争荣夸耀。
所以说,尽管她对宝玉好,但这好的背后,是需要借宝玉的身份达到自己跨越阶层的目的,而非单纯只为宝玉着想的好。
那么袭人那次对宝玉开了个什么玩笑?原文第三十二回有写到一个小插曲:
史湘云道:“论理,你的东西也不知烦我做了多少了,今儿我倒不做了的原故,你必定也知道。”袭人道:“我倒也不知道。”史湘云冷笑道:“前儿我听见把我做的扇套子拿着和人家比,赌气又铰了。我早就听见了,你还瞒我。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
宝玉忙笑道:“前儿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袭人也笑道:“他真不知是你做的。是我哄他的话,说是新近外头有个会做活的女孩儿,说扎得出奇的花,我叫他们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了出去给这个瞧,给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回来他还叫赶着做去,我才说了是你做的,他后悔得什么似的。”
袭人让湘云帮忙做鞋,湘云此前帮她做过不少,这次却不愿再帮忙了,原因在于她听说宝玉把她做的扇套子拿去跟人家做的对比,不知怎么的惹恼了林黛玉,黛玉赌气又把这扇套子给铰了,因此生气,不肯再帮袭人或怡红院做女红。
但宝玉听湘云这么说,连忙解释,他原本不知道那扇套子是湘云做的,袭人也赔笑解释说是她哄了宝玉,说是外头会做活的女孩扎的极好看的花,她叫她们拿了做一个扇套子试试看。
宝玉信了,所以才当成一件新鲜事,拿出去给这个看给那个看,然后“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后来宝玉还叫人做,袭人这才告诉他那是湘云做的,宝玉才后悔得跟什么似的。
按宝玉的性情推理可知,他和袭人说的不假。
首先,宝玉如果知道那扇套子出自湘云之手,一定不会拿去跟人比,还说是外头的女孩做的。因为湘云是他和三春的姊妹,大家彼此熟悉,犯不着开这种玩笑,且宝玉对女孩子最为用心,因此更不会这么伤害湘云。
同时,黛玉如果知道扇套子是湘云做的,更不会赌气剪掉。黛玉虽有小性子,但也有基本的涵养,她要剪也只会剪自己做的东西。
再者,即使袭人有时会用谎言周全一些难解的局面,化解矛盾,但宝玉不会,宝玉是个十分实诚的人,心眼实在,他既然对湘云说了“前儿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就不会只是拿话支吾搪塞湘云,或者替自己遮掩过错。
所以,此事确实是如袭人和宝玉所说,那么袭人为何用这种假话哄宝玉呢?
原因很简单,还是女孩子之间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我嫉妒你!
同样是在宝玉身边和他关系亲近的女孩,袭人有着一颗“争荣夸耀”的心,她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全依仗宝玉,她内心是想独占宝玉的。
因此她认不清自己的奴才身份,更看不惯宝玉对黛玉那股心心念念一时一刻不忘的态度,无论是嫉妒也好吃醋也罢,大约她忘了自己不过是个奴才,即使将来真成了宝玉的姨娘,也不过是半奴半主而已,为何要把自己当主子一样看待,和黛玉做比较?
但这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同样是给宝玉做香囊扇套等小物件,袭人晴雯等人做的,宝玉任由小厮们解了去,而黛玉做的,宝玉珍重地贴身戴着。晴雯是个性格比较大条的女孩,她虽恋着宝玉,但心怀坦荡,为人正直,不会和林姑娘吃醋,但袭人则不然。
袭人心机很深,做事思虑周祥,她既然拿这样的玩笑哄宝玉,就不会全无目的。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正如她说给湘云听的那句,“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而袭人想要的不就是这么个结果吗,她无缘无故那样哄宝玉,还是拿湘云做的扇套哄他,于情于理,又是什么出于动机?她说是“不知怎么”,难道她会不知道,难道不是她编那哄人的瞎话挑起的事端?
袭人哄宝玉的细节无从得知,但结局是惹恼了林姑娘,究竟是袭人添油加醋了还是另有隐情?总之,明明是湘云做的扇套,袭人对宝玉说是外头一个女孩子做的,还要拿给大家比比看做得好不好,既无视湘云对她善意的帮忙,也破坏了湘云和宝玉的关系,导致湘云不肯再做怡红院的女红,还惹恼了黛玉,让众人更认为黛玉小性儿,更是挑拨湘云和黛玉的关系,湘云后来说:“林姑娘她也犯不上生气,她既会剪,就叫她做。”
湘云这话语气很不客气,但这怨不着湘云,她辛辛苦苦做的扇套子被人拿来和别的绣品比来比去,在众人面前议论做得好不好,最后还被林黛玉给剪了,搁谁心里都不是滋味。而罪魁祸首恰恰是那个从小就侍候她的袭人姐姐。
袭人本意也许是想挑拨宝玉、黛玉之间的关系,可她低估了宝玉黛玉之间的感情,即使黛玉“小性儿”,宝玉照样欣赏她、珍视她,宝黛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而其中的道理,以袭人的层次,她是理解不了的。
她这个玩笑,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后半句,她就透露出她对黛玉不恭不敬的态度,背地里随意议论起主子来:
“她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呢,谁还敢烦她做?旧年算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花袭人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怪乎《红楼梦》问世百年之久,喜欢她的读者几乎没有,但厌恶她的读者却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