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高考文综综合题的设问,多半都显得很陌生,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似的,不熟悉,很冷艳。
题做多了,你就会意识到,高考文综设问的陌生感仅仅是字面上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依然是套路化的,是自己曾经无数次熟练应用过的。
换言之,很多设问仅仅是戴着一个可怕的面具而已,撕掉面具,它就是隔壁老王。你千万不要被它的面具吓倒,口吐白沫,瘫软在地,毫无抵抗之力。这就太亏了,因为你向前一步,它就会被原形毕露。
有句歌词唱得好: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举个例子。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图7),地广人稀,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7万人,因污染少,被称为“世界最后一方净土”。依托西藏独特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这“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有机生命产品、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全力打造“拉萨净土”品牌,打造绿色GDP增长极,同时带动了周边农牧业区的发展。
(1)结合材料说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特点。(6分)
(2)推测拉萨政府将“净土健康产业”打造为区域GDP增长极的主要原因。(6分)
(3)从产业链角度,简要说明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可能采取的措施。(6分)
(4)说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对周边农牧业区的意义。(6分)
这道题的四个设问,都不是你一眼都能瞬间确定分析思路的。不过,不用担心。平心静气,逐字分析,就一定能知道题干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先来看第(2)问,“推测拉萨政府将“净土健康产业”打造为区域GDP增长极的主要原因。(6分)”。很多同学一看“推测”,这个词平时很少遇到,就吓坏了,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啊。推测什么呢?拉萨政府将“净土健康产业”打造成区域GDP增长极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拉萨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呢?想到这里,同学们会产生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道题的本质是区位分析,要回答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道题要回答拉萨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影响,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回答。前者代表可行性,后者代表必要性。
怎么办呢?还有同学很聪明,纠结什么,都写上算了。是的,都写上不失为一种完美策略。但经验丰富的同学还会从题干的关键词中找到精准的解读。这道题的题干最后用的是“原因”,原因一半就要从区位角度来回答。如果换成“意义”二字,这道题就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看答案,果不其然,是从区位角度回答的。“(2)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对高品质健康产品需求增加,健康产业市场广阔;拉萨及周边有“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有利于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拉萨为西藏首府,交通、通讯、信息、金融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有一定产业基础;相关产业规模大,关联广,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再来看第(3)问,从产业链角度,简要说明拉萨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可能采取的措施。(6分)
逗号之前的话最重要,充当着“状语”的角色,直接决定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从产业链的角度”,什么是产业链呢?比如你是“西藏藏红花狗皮膏药健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你的企业第一步就是原料采购,第二步是加工,第三步是运输,第四步是市场销售。
这不就简单了,你在每一个环节提一条具体措施不就行了吗?
于是答案顺理成章就出来了“规划建设高品质原料生产地,提供原料;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全力打造品牌,加强市场推广。(每点2分,共6分)”
再来看第(4)问,说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对周边农牧业区的意义。(6分)
注意是对周边农牧区的影响,不要错了针对的对象。前面已经说了,“意义”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来回答。这道题就很简单了。答案如下:
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再回头看第(1)问,)结合材料说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特点。(6分)
这道题的设问真的不好确定答题角度,很宽泛的感觉。其实,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结合材料的话,不难确定这道题就是要围绕“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关键词来组织答案,离不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于是,大胆写就是了。答案如下:
健康产业对环境破坏小、污染少;产品安全、优质;产业联系广,带动作用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高)。(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当然,你不可能写的和答案完全相同,这也没关系,此处丢点分数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以上这道综合题的分析,我就想告诉大家,即使遇到再陌生的综合题设问,你也不要惊慌失措。因为它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虚张声势而已。
坚信自己的积累,坚信自己的审题,坚信自己的分析。
盯住题干,结合材料,就能很快打开缺口,将其归结到自己熟悉的套路中去。外表显得生疏的题干就是在“装”,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你一定能用你的火眼金睛看穿它!
加油,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