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最高的千古绝对,
能对出一个算你牛!
寂寞寒窗空守寡
梧桐朽枕枉相栖
后来一位轿夫对道:远近达道过逍遥。被世人以为好对,可惜易安已去世10年之久了。
再后来有才子[宋]崔拂对道“梧桐朽枕枉相栖”,后人公认是最工整的。其中“栖”繁体字为“木妻”,全句委婉相劝,不要妄自菲薄,与“梧桐”做的“朽枕”厮守到老,也不过“枉”自悲伤。其中后两字暗含机关“相[木妻]”意为“想妻”。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此联的意思:水本来是没有什么烦愁的,因为它像镜面一样平静没有一点皱纹,但当风吹过的时候就起了波澜,就像起了皱纹;山原来是不会老的,但是因为山顶的白雪而显得好像白了头一样。
拟人的方式,比喻因为外界别的原因使自己改变。
此联的美丽之处在于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水波与人"皱面"的相似,以及白雪与"白头"的相似,意境十分美妙、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创意。两句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忧愁、烦恼之心事,十分形象。
烟锁池塘柳
灯垂锦槛波
其一为:灯垂锦槛波
所在之诗为:
烟锁池塘柳,
灯垂锦槛波。
回波初试舞,
折柳即闻歌。
灯垂锦槛波,
烟锁池墉柳。
妄梦五湖湄,
郎家大堤口。
一般说来,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
可见 "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
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对伐
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在一次歌舞宴会上,有一个所谓中国通摇头晃脑,口喷酒气,手指乐队,面对满脸谀笑的清廷官员说:我出一联,看看诸位谁对得出?
我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对伐。
当时清廷的众多官员,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正在全场闷声窒气、尴尬不堪之时,清廷要员中一个下属,忍无可忍,气愤万分,直挺挺地站起来说:我对得出。
我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这一对答,使对方大出意外,啼笑皆非,十分狼狈,只好以他们“花天酒地”来圆场。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出
尼姑泥鞋,尼洗泥,泥落尼归
这时一个正在巢湖边刷鞋的尼姑即兴作对吟道: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李鸿章沉思片刻便对出下联:泥沾尼鞋,尼洗泥,泥净尼归。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
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一文人来了灵感,据此吟出此联。联语中的“锡壶”“西湖”“惜乎”声韵相同,这是难点和绝妙新奇之所在。
几百年来,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下联,直到1986年《沈阳群众文艺》以此联广征下联,才有沈阳的赵严华对出下联: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望江楼,望江流,
望江楼下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
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联中“江楼千古”是指此楼,因薛涛而名垂千古;“江流千古”则是抒发作者对时间长流的历史感慨。
可是吟完上联后,他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乃惆账而去。多少年过去了竟无人续就,遂成“绝对”。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成都附近什邡县有李吉玉者,某日去县城北面的珠市坝散步,见该处有一井,井旁清代石碑上刻有“古印月井”。
李吉玉触景生情,突发联想,对出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下联语对仗工巧,可谓珠联璧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由于李吉玉是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1939年辞世,致使这一下联长期未能广为流传。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成都市在望江楼举行赛诗会,会上亦有人吟出另一下联: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代,诗才绝代。
然而,细加品味,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二联中的“印月井”及“赛诗台”的声名皆不能和望江楼相媲美,令人引以为憾。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有人以此为题写出一副上联,七字同音、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以此索对。
此联的难度不仅仅是七字同音,辘轳格的形成让这句上联变得难上加难。
乔女自然娇 ,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 ,何劳铜铁铸鏢锋
剧团出的上联是: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
下联要求不仅平仄、对仗工整,而且要符合上联的拆字(乔女为娇的拆字)和同偏旁(后五字均为月旁)的要求,还得以周郎口吻作对答。
后来在收到的1500多封征稿,联文2000余句中筛选出的下联为: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下联中的止戈两字为武的拆字,后五字都是金字旁,正好又是以周郎口吻作答,完全符合要求。
所以,《乔小姐三气周瑜》演出后,在市民中引起了热烈的议论和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