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时下正值枇杷大量上市,枇杷营养丰富,柔软多汁,甜酸可口,是一种非常受梅州大众欢迎的水果之一,在街上你偶尔会遇见扛着一箩筐摆摊卖枇杷的。看着金灿灿、黄橙橙的枇杷,小编我边打字边流口水了!
枇杷虽然美味
枇杷核个头却不小
如果给小宝宝进食时没有去掉
好危险的…
前日,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到一名小病人,才17个月大,原来是妈妈喂她吃枇杷时,只是把枇杷外皮剥除,没有去核,导致孩子误吞了枇杷核。
网络配图
医生根据胸部CT考虑食管异物,因患儿无法进食水和食物,考虑存在食管完全梗阻,需急诊取出异物。
幸运的是食道黏膜并未受伤,在多个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下,枇杷核被成功取出。
枇杷核大小约1.6×1.2cm
消化内科的医生表示:幸亏堵住的是食管,如果不小心堵在气管,很容易引起窒息,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对于婴幼儿或者老人的饮食
一定要更加细心一些呀
还要提醒各位牢记于心的是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误吞异物后要避免进食进水
以免异物刺破食管或刺伤周围大血管气管
同时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
枇杷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效,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枇杷肉中含0.4克蛋白质、6.6克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是很有效的减肥果品。
枇杷果皮上的脏物一定要清洗掉,关键是枇杷果实上有一层绒毛,没洗干净的话很容易吃进肚子里。
去尾这一步比较麻烦,需要先去皮后用两根手指夹着向上拔,这样整个尾部就可以被摘下来了。因为尾部也有绒毛和脏物,所以是必须去除的。
枇杷的头就是带蒂的那头,很容易去掉。一般来说,成熟的枇杷很容易去皮的,直接将其撕下即可,除非是果实还没完全熟透。
一、首先将枇杷和手清洗干净,然后用指甲沿着枇杷的纵轴轻轻刮下来,整个枇杷都刮一次,最后就很容易剥皮了。剥下来的皮很完整,直接一拉到底。如果你也和武夷新区微友汇小编一样,觉得用指甲刮很不卫生,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
二、先把枇杷洗干净,然后用筷子或者汤匙,或者拿一根牙签,在枇杷皮刮一圈,不管是从头到尾还是从尾到头,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使果肉分离,剥起来又快又完整。
(1)枇杷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洗净。
(2)一切两半,取出果核不要,果核处的白色内膜也撕掉,还有果蒂处的黑眼也取干净。
(3)锅中加入枇杷果三倍的水。
(4)放入冰糖,中火煮5、6分钟,待果肉变软即可,晾凉后就可以食用了。
在购买枇杷时,以个头大而匀称、呈倒卵形、果皮橙黄,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无青果为佳。茸毛脱落则说明枇杷不够新鲜。如果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则说明枇杷很有可能已变质。
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内,会因水汽过多而变黑,一般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如果把它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
虽然孕妇吃枇杷有好处,但也不能过量食用,每次1-2个为宜。
多吃枇杷易助湿生痰,继发痰热,所以不可食用过量。
枇杷含糖量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要忌食枇杷。
脾虚泄泻者忌食。枇杷性寒,脾虚泄泻的人吃了枇杷易腹泻。故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水果偏酸性,吃多了容易胃酸过多,引起身体不适,应特别注意。
枇杷果核中含有苦杏仁甙,有毒,所以千万不要误食,以免危害健康。
来源:梅州民生一线 网络综合 编辑:Swe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