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2016年7月1日一日一诗 箫风:《》(读诗版)

2016年7月1日一日一诗 箫风:《》(读诗版)

2021-05-27 00:21:40


箫  风


1944年。陕北。安塞。

在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你正弓着身子为挨冻的延安烧炭。

火热的炭窑映红了你大汗淋淋的脸,也映红了解放区一片晴朗的天。

后来,你把自己也当作一截青冈木,投进熊熊的窑膛里。

化作一团红红的火焰,化作一块黑黑的木炭,化作一种燃烧的精神……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在为你送行的追悼会上,,破例为你作了一场动情的讲演。

他把你身上闪光的思想和品德,凝练为五个金质的大字——

“为人民服务!”

从此,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便走进了一位伟人不朽的著作里,走进了一个唯一的宗旨里,走进了亿万人民真诚的怀念里……

今天,人们仍然经常念叨你闪光的名字,仍然经常重提那个温暖的话题,仍然经常思考“服务”二字的含义。

点评

这章散文诗明白如话,但又字字千钧。

“1944年。陕北。安塞。╱在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你正弓着身子为挨冻的延安烧炭。”诗人删繁就简,直奔主题。“正弓着身子”,在一座简陋的窑洞里“烧炭”,真实、形象、感人。,这八个字,有着史诗般的力量。“后来,你把自己也当作一截青冈木,投进熊熊的窑膛里╱化作一团红红的火焰,化作一块黑黑的木炭,化作一种燃烧的精神”,具体而又抽象,真切而又艺术。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为你送行的追悼会上,,破例为你作了一场动情的讲演”。,,“他把你身上闪光的思想和品德,凝练为五个金质的大字——╱‘为人民服务!’”

然而,诗人要说的绝非在重复历史,而是呐喊时代心声。“今天,人们仍然经常念叨你闪光的名字,仍然经常重提那个温暖的话题,仍然经常思考‘服务’二字的含义……”至此,读者会想到什么?会怎样的豁然开朗?又是如何沉重而又满怀希望地回到现实中来,也就不该再让我赘言了。(张庆岭)

 

箫 风  1962年生于江苏沛县。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散文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著有散文诗集《沉思的花瓣》《思念的花朵》,编选《叶笛诗韵——郭风与散文诗(三卷)》,主编《文学报散文诗研究》《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和“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参加第12届、13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4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投稿:自荐或推荐优秀原创且首发的诗作品,请发送至fzzzjtg@163.com ;本栏目主持人:李曙白。